当前位置: 首页 > 养老金融 > 其他
孙博:养老金融,迎来新“蓝海”
作者:   来源:   2017-06-07
  说起养老金融,大家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养老”和“金融”都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陌生,是因为“养老金融”这一词汇不常听到。
  其实,养老金融指的就是为了应对老龄化挑战,围绕着社会成员的各种养老需求所进行的金融活动的总和,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
  一是养老金金融,指的是为储备养老资产进行的一系列金融活动,主要包括养老金制度安排和养老金资产管理。
  二是养老服务金融,指的是社会机构围绕老年人的消费需求进行的金融服务活动。
  三是养老产业金融,指的是为养老相关产业提供投融资支持的金融活动。
  上述三者都是养老金融的组成部分,但是各有侧重:养老金金融的对象是养老资金,目标是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积累养老资产并实现保值增值;养老服务金融的对象是老年人,目标是满足其年老后的金融消费需求;养老产业金融的对象是养老产业,目标是满足养老产业的各种投融资需求。
  通俗地讲,养老金融在整个金融链条中,涉及社保资金的运作和管理,年金及类年金的资产管理,养老的财富管理,养老融资服务,养老保险、信托、基金、证券、支付结算和专项服务,等等。
  可以说,养老金融涵盖了与养老有关的所有金融活动,发展养老金融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养老金融,在路上

  (一)养老金金融:当前热点
  由于老龄化趋势加剧,我国养老金体系可持续发展受到挑战,因此养老金金融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
  在养老金制度安排方面,普遍看法是我国远期面临较为严重的养老金缺口,除了人口老龄化等原因外,制度结构不合理是我国养老金体系可持续性差的重要原因。
  总体来看,社会各界对我国养老金制度改革方向逐渐达成了共识,未来制度改革的重点是大力发展第二支柱职业养老金和第三支柱个人税延养老金,建立养老金的市场化投资运营体系,逐步降低企业缴费负担和适当延迟退休年龄等。
  在养老金资产管理方面,养老金将是资产管理行业新的增长极。美国约24.8万亿美元的市场化运营的养老金占GDP的比重约150%;OECD国家市场化运营的养老金规模占GDP比重达到80%;我国目前投入运作的养老金规模仅占GDP的6%,发展空间巨大。

  (二)养老服务金融:初步发展
  伴随着我国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群的金融需求日益凸显,金融行业开始重视养老服务金融。
  银行业内,有银行提出“养老金融服务专家”战略发展目标,比如兴业银行成立“养老金融部”,通过养老金融支行等形式,为老年人提供专属服务,开发了针对老年人的金融服务方案,涵盖理财产品、养老增值服务、便利结算等内容。
  总体来看,各个金融机构已经开始探索养老服务金融,并逐渐考虑将其与养老资产管理、养老服务业融合。比如,建设银行刚刚成立的养老金公司,旨在参与养老金资产管理业务的同时,向多元化养老金融综合服务转型,为社会提供养老、医疗、住房、教育等多方面的金融服务。保险业除通过寿险、养老险机构提供传统保险业务外,还建立了养老服务业机构,介入养老社区、养老服务业等领域。
  总体而言,我国养老服务金融还处于市场机构初步探索阶段,尚未形成成熟的金融业态。未来,伴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养老服务金融将迎来快速发展,养老服务金融机构的业务将逐渐深入到养老产业的全产业链,将金融服务推进到实体经济领域。

  (三)养老产业金融:亟待加强
  养老产业先天性对金融资本的吸引力不足。
  原因有二。一是老年人处于经济收入的收缩阶段,消费能力有限,决定了大部分养老行业只能微利经营。美国、日本等国家的养老产业的平均利润率仅在5%上下,对金融资本吸引力不足。二是养老产业在我国作为新兴产业,盈利状况具有较大不确定性,这也导致资本的参与意愿下降。
  然而,养老产业却发挥着显著的社会效益,因此必须兼顾政策性和市场化手段来发展养老产业金融。
  具体来看,一方面是政策性金融支持,指的是政府及政府性金融机构,不以营利为目的,对养老产业和养老机构提供金融支持活动,这可以看做是政府对养老产业社会效益的补偿。政策性融资支持主要包括政策性贷款、担保,政府引导基金、专项扶持基金等。
  如前所示,由于养老产业难以获得市场化资金的青睐,因此政策性金融对养老产业发展至关重要。日本、德国等国家都对从事养老产业的机构提供了不同程度的税收减免、贷款优惠等措施。
  我国近年来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旨在通过政策性金融支持养老产业发展,包括支持地方政府设立专项扶持资金,探索建立产业基金、PPP等模式,支持发展面向大众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产业。
  虽然我国目前出台了多项政策性金融政策,但是在具体落实层面,还没有成型的模式。
  另一方面是市场化融资支持,指的是市场主体按照市场机制,通过直接或者间接融资手段为养老产业提供资金支持,市场化融资支持能提升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
  总体来看,国外市场化融资支持养老产业比较发达,除了常规的信贷、IPO、债券融资外,还有一些创新融资手段。最典型的是REITs(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和私募基金,美国养老社区或者养老机构的融资主要通过REITs,在美国前十大养老社区中,有五家被REITs持有。此外,私募基金也是养老产业金融的重要参与者。2009年黑石公司收购了一家养老社区运营商,成为全美第十二大养老社区拥有者。
  我国养老产业处于产业发展的早期阶段,大部分养老产业企业以中小企业的形式存在,加上产业成长期的高竞争性,使得老龄产业投资的高风险特征非常明显。而且前些年我国的无风险利率高企,也间接降低了养老产业对金融资本的吸引力。
  因此,我国养老产业金融无论是和国外的发展程度相比,还是相对于我国养老产业的需求,都处于滞后状态。这是养老金融的短板,需要进一步通过政策和市场化手段予以加强。

  二、新“蓝海”,万亿级体量

  (一)养老金金融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0万亿元
  三支柱模式是当前国际养老金发展的共同趋势。
  从国际视角看,第一支柱是政府兜底的基本养老金,旨在防止老年贫困。第二支柱是政府提供税收优惠,由企业发起,企业与个人共同缴费的职业养老金制度。第三支柱是政府提供税收优惠,个人自愿参加的个人税延养老金制度。
  第二和第三支柱旨在改善参保者老年生活,体现的是政府、单位和个人三方共担养老责任,一般都通过市场化手段来投资运营,并以实现基金的积累和壮大为目的。
  近几年来,我国养老金改革加速,基本养老金市场化运营已成定局,第二支柱职业年金正在落地,个人税延养老金政策也在紧锣密鼓地制定中。我国将逐渐迎来三个支柱全面发展的历史性局面,养老金市场规模有望快速迈上新的量级。
  根据我们的预测,未来5年我国养老金市场化管理规模有望达到10万亿元,其中基本养老金3万亿元,全国社保基金3万亿元,企业年金2万亿元,职业年金1万亿元,个人税延养老金1万亿元。

  (二)养老服务金融市场规模10万亿元以上
  2015年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达到2.21亿,老年人口比重达到16%,平均每年递增0.54个百分点。
  随着我国养老金体系的逐步健全及养老金待遇的逐步提高,老年人的消费能力逐步得到改善。2014年,城镇老年人年人均收入为23930元,农村老年人年人均收入达到7621元,分别比2000年增加了16538元和5970元。
  根据全国老龄办公布的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结果,2014年,中国老年人人均消费支出为14764元,据此估计,我国老年人消费规模已经超过3万亿元。同时,根据预测,202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2.43亿,2025年将突破3亿。在此过程中,伴随着老年人消费能力的增强,预计我国老年人的消费规模将达到6万亿元。
  其实,老年消费中的金融消费,主要包括养老信托、以房养老、消费贷款、老年理财等内容。事实上,金融既是养老消费的载体,也是养老消费的主要方向,加上我国人民具有储蓄偏好,特别是老年人已经成为银行理财的主要群体,因此养老服务金融市场潜力巨大。
  针对老年人的金融服务已成为金融行业的重要发力点,比如兴业银行针对老年人推出的“安愉人生”综合金融服务方案,从2012年推出以来,受到市场广泛认可,目前管理的金融资产接近6300亿元。按照这个体量推算,我国养老服务金融市场规模也在10万亿元数量级。

  (三)养老产业金融也将达到万亿级别
  养老产业一般包括老龄用品业、老龄服务业、老龄房地产业和老龄金融业等四大板块。根据相关部门预测,到2020和2030年,养老用品、养老地产、养老服务业的规模将分别达到8万亿元和22万亿元,对GDP拉动作用分别达到6%和8%。同时,养老产业具有产业链长、涉及领域广等特点,并对上下游产业具有带动效应,前景十分可观。而老龄用品、老龄地产等行业的发展都离不开金融支持。
  近年来,养老产业通过政府产业基金支持、PPP模式、政策性贷款等政策性手段得到了扶持和发展。同时,部分养老企业也通过新三板上市、并购等市场化方式获得了资金支持,逐步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我们认为,随着金融资本与养老产业的进一步融合,养老产业金融市场也将达到万亿级的体量,并成为金融行业和资本市场的重要力量。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