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养老金融 > 其他
扩大养老保险基金来源的路径探寻
作者:   来源: 中国劳动保障报  2017-06-12

  养老保险基金是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扩大基金的来源,增加社会保险费收入,是养老保险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要大力实施全民参保计划。一是进一步巩固全民参保登记成果,建立全民参保登记长效机制。充分应用已建成的全民参保登记信息平台,切实摸清并挖掘潜在参保资源,查找扩面盲点,重点对灵活就业人员和农民工等群体参保情况进行分析,综合施策使养老保险从制度全覆盖走向人群全覆盖。二是完善全民参保登记数据库,推进省以下部门间数据共享交换,建立参保信息动态更新机制。全面开展全民参保登记计划实施情况评估,以开发园区企业、中小企业和现代服务业为重点,积极关注新业态就业群体的参保缴费情况,多措并举引导网络创业、家政服务等从业人员主动参保,促进灵活就业人员、进城务工人员稳定参保,帮助中断缴费的困难人员及时续保,形成便捷登记、依法参保、持续缴费的完整工作链。三是以参保人数、缴费基数为重点,依托部门联动执法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采取有力措施,狠抓基金足额征缴率,做到应收尽收。加强与财政、地税等部门的联系,统筹运用多种执法手段,加大部门协作配合,优化问题解决机制。
  要充分发挥信息化手段和数据挖掘技术。充分利用社会保险信息化手段,推动“互联网+社保”在经办领域的应用,将互联网技术充分融入到业务处理、监管监控、公共服务及决策支持等方面。以大数据为支撑,充分运用专项调查、统计、联网监测和核查比对等数据,结合全民参保登记数据库,通过对数据的深入挖掘分析,加强精算分析,实现精准扩面。通过对社会保险数据流和基金流的管控和分析,对当前养老保险运行存在的问题进行精确定位,推动数据分析成果转化应用,实现精细化管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的思维,大力引进新技术新手段,通过技术创新带动服务创新,提升线上线下一体化经办服务水平。
  要着力强化对基金的管理和监控。一是强化预算的刚性约束机制。基金的预算编制必须如实反映基金收支的真实状况,不得编制赤字预算,也不得以征收计划代替预算编制。对于已经出险或者即将出险的地区,要通过预算的编制,做好调剂补助资金的测算,拟定各级政府配套资金预案,确保养老保险待遇按时足额发放。加大对各地参保结构、缴费基数执行、预决算差异、平均缴费人数增长和欠费清理等情况的综合考核力度,强化统筹基金调剂补助的激励约束导向。二是联合地税部门,做实缴费基数,坚决纠正用人单位将职工转化为灵活就业人员缴费等违规做法,杜绝个人以确立虚假劳动关系而一次性向前补缴的违规行为。针对参保单位和个人建立“制度预防、部门协作、线上线下”的多维风险防控新机制。完善稽核管理办法,创新稽核方式方法,不断推进事后稽核向事前预防环节的前移,以制度规范基金安全运行。建立征收检查制度,重点检查单位实际职工工资总额与缴费基数之间的差异以及各险种缴费人数的差异。三是完善基金监督管理。贯彻落实社会保险基金监督法规政策,健全举报奖励机制,强化行政处罚与刑事司法衔接,确保基金安全。加强对基金收不抵支问题的专题研究,建立监控机制,制定基金风险预警处置方案。加大基金调剂补助力度,坚持落实市县政府主体责任与省级统筹基金补助相结合的原则,重点对部分赤字地区、险种进行专项监管督查,全力确保基金运行平稳安全。从岗位设置、业务经办、自查自评、内控文化建设等入手,推进风险管理工作规范化、精细化和常态化,切实管好、用好人民群众养命钱。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