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养老金融 > 其他
董克用:金融支持养老产业发展的若干理论问题
作者:   来源: 搜狐  2017-06-14

  我想跟大家谈五件事:第一是养老产业的概念和目标,二是养老产业政策支持的由来,第三是我们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是什么,第四是怎么办、金融怎么支持,第五是养老产业在我国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转型中有什么作用.
 

 
  金融支持养老产业,怎么定义养老产业?我们还是想从养老产业聚焦老年人。当然了,老年人也应该注意,30岁以前人找病,30岁以后病找人,30岁以后不是靠吃保健品,而是靠好的生活习惯使你保持很好的健康。所以聚焦老年人的话,我觉得养老产业就是为老年人提供的、满足其特殊需要的产业为养老产业,所以它会贯穿老年人衣、食、住、行、用、医、养、康、体、育、学、才等物质文化和精神生活的整个产业链。也就是说人的一生只要是正常的都会进入国际标准的老龄阶段,不同于青年时代、壮年时代,会有一些特殊需求,这些需求构成了我们讲的养老产业,所以包括硬件也包括软件。硬件包括居住场所,老人行动不便的时候,原来的居所不适合了,原来的设施必须改造,它有没有服务设施?有没有专属产品?更需要的是软件,包括生活照料、健康护理。所以养老产业是一个涉及亿万群众福祉的民生事业,也是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
  既然这样定义养老产业,我们就要问为什么要发展养老产业,为老年人创造就业岗位?再让他继续干?我想这不是目标,继续工作的有,毕竟是少数。我们为了产生更多的GDP?保持我们的经济增长速度吗?好像也不是。因为GDP是结果,不能说它是目标。我们提供给老年人的服务,的确GDP会增长,工资增长了,你把工资付给保姆,保姆的工资也是GDP,但是这不是我们的目标,GDP是一个结果。说让老年人换一个地方住吗?和子女一起住可能更有利,而且我们老人有房子,我们资产一大部分是房子,中国老人和国外老年人的差异就在于资产中房屋资产比重要远高于发达国家。我们是为了让老年人多消费产品,推动某个行业发展吗?我想可能也不是,只是可能会产生这样的结果,但是目标还不是。我们为什么要推动养老产业发展?目标是什么?金融为什么要支持养老产业发展?我想发展养老产业的目标是保障和促进老年人健康、快乐、安宁地度过晚年,让进入老龄的人健康时期延得越长越好,越久越好。因为一个老龄社会,只有老年人健康了,才有健康社会。我们是老龄化社会,老龄人都不健康是不行的,所以我们推动养老产业发展第一个目标就是尽量延长老年人健康期的寿命,不止是延长寿命,是延长健康期。
  怎么延长?不是呆在家里,如果谁退休之后呆在家里看电视,那很快各种事情就发生了,因为工作时是动起来的,而看电视机是不动的,慢慢你跟别人不交流了,思维下降,各种方面都会退化。因此这方面如何帮助老年人延长这个健康期的寿命是重要的,这是养老产业中大有可为的一个领域。第二个重点就是快乐,其实全世界都一样,老年人都会生病,很少有老年人没有病,养老产业第二个重点就是帮助老人得到便捷的医疗和生活照料,使他们保持快乐的心情,而不是整天想着我这个病后果是什么,那是很悲惨的。因为真正能够治愈的病很少,就是说维持不让它发展,控制住,使他能够快乐的生活,这方面其实要做的工作非常多。第三个重点是安宁,人生的最后阶段,压力很多,往往是最困难的阶段,如何实现安宁,方方面面要共同努力实现老人安安静静安度晚年,安安静静离开,我们就是要让老年人健康快乐安宁度过晚年。
  为什么这个产业需要政策来支持?按照经济学原理,有需求自然有供给,在市场正常运行的情况下,不需要政策干预,市场可以形成供求均衡。但是有两个情况很难,一是快速老龄化的挑战,由于快速老龄化或者深度老龄化,市场和企业反映慢,对老龄化造成的后果估计不足,缺乏长期责任和长期预测,供给滞后,需要政策提前干预和支持。而非老龄化社会由于需求相对小,较容易通过市场形成供需均衡。第二就是老年人收入低,由于各种原因,老年人往往是社会低收入群体。如果老年人缺乏支付能力,就会造成一方面老年产品价格低,企业不愿意生产;另一方面,老年人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政策支持。
  目前我们发展遇到的挑战是什么?
  第一,我国目前养老金待遇水平较低,制约了老年人养老消费的能力。老年人消费能力必须有充足的养老金支撑。目前我国养老保险体系不完善,保障水平不高。2015年,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替代率为45%左右,同时,补充养老保险发展缓慢,基本养老保险是养老金来源的主体。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更低。从绝对额来看,2015年我国养老金待领取额平均为2200元/月,北京最高为3350元/月。然而,从目前养老产业中养老机构的收费来看,目前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中等条件的养老院对于生活能够自理的老人的每个月收费平均约5000元,二线城市一般约3000元,如果是失能老人,费用还要上浮50-100%。如果没有其他经济来源支持,目前的养老机构显然是老年人无法消费的。所以,发展养老产业不能仅仅盯着养老院。
  第二,传统养老观念制约,限制了养老产业的当前需求。大部分老人在70岁以前,生活还能够自理,对养老产业特别是医疗、护理、养老院等需求相对较低,70岁以后随着身体机能的逐步退化,需求逐步加大。然而,目前我国70岁以上的人群受一系列因素制约,限制了养老产业的当前需求:一方面,养儿防老观念固化,且具备客观基础。目前70岁以上的老年群体,大多没有经历计划生育,子女相对较多,家政人员相对充足,具备居家养老的条件;另一方面,勤俭节省惯性仍在,养老消费动力不足。目前70岁以上的群体,在上世纪40年代出生,建国初期成长,计划经济年代工作,长期低工资。这一代人普遍都养成了勤俭节约的生活习惯,对养老产业消费存在心理困境。
  第三,养老产业的微利属性对产业资本的吸引力不足,制约养老行业发展。养老产业特别是养老机构属于重资产行业,其发展离不开资本的支持。然而养老行业具有微利属性,现阶段在我国对产业资本的吸引力不足,制约了其发展壮大。老年人处于经济收入的收缩阶段,消费能力有限,决定了大部分养老行业只能微利经营。我国过去数十年间,经济高速发展,金融资本回报率较高,而养老行业约5%的回报率显然没有竞争力,发展受到限制。
  金融支持养老产业要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来入手。虽然我们目前养老产业发展面临着很多困境,但是未来的潜力非常大。第一,因为计划生育和家庭结构小型化,建国后出生一代人养儿防老的客观条件逐渐丧失,为养老产业全面快速发展提供了发展空间;第二,改革开放,工资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而且相当一部分具有一套以上的房产,经济能力大大增强,消费观念有了改变,养老产业发展具备经济条件;第三,随着我国经济增速逐渐下台阶和利率不断下行,资金投资回报预期也逐步下降,养老产业因为其稳定持续的特性,将逐渐受到相关产业资本的青睐;第四,对养老产业的认识不断深化,从重硬件到重软件,从全生命周期考虑需求。
  在需求侧方面,我们需要充足的养老金,还需要关注资产变现的制度安排;在供给侧,既要考虑政府的社会救助政策来托底帮助,还需要考虑运用资本满足高端市场,同时还应关注多元组合的养老产业主体PPP,从需求和供给两端入手来推动养老产业的发展。
  养老产业对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转型有什么作用?一是扩大消费需求,老龄化社会启动老年人需求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20-30%的老年人口,一定会有大约20-30%的消费需求;二是会调整产业结构,进一步提高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如家庭服务、医疗服务,还包括目前缺乏的金融服务业等;三是优化就业结构,促进服务业就业增长,以承接新型制造业产业升级、技术升级对低端劳动力的挤出;四是盘活闲置资产。改造闲置的培训中心和招待所为老年社区,服务于老年人。同时,这些机构的就业人员就地转岗。
  谢谢大家。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