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善孝为先。长春是一座最有人情味的城市,在城市的角落里,许多孝老爱亲的动人故事正在上演,长春市老龄办联合长春市精神文明办在全市开展的以“孝行天下 爱满春城”为主题的“最美敬老好家庭”“最美长春老人”评选活动仍在持续报名中,期待您来讲述。针对此次活动,长春晚报记者采访了长春市老龄办副主任刘博。
据刘博介绍,截止到2016年年底,长春市60岁以上老年人已达148.53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9.69%,我市已进入人口老龄化城市行列。落实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乐是老龄工作的目标,我们的社会是由一个个家庭组成的,而大多数家庭是由年轻人、中年人和老年人构成的。家庭关系是否和谐直接影响到社会关系的和谐稳定。目前,我国大多数老年人生活在家中,子女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赡养义务,家庭中的其他成员也关心照料老年人,共同创造了一个温馨、祥和、尊老的家庭养老环境,使老年人在家庭中能幸福愉快地安度晚年。
但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与传统美德相悖的情况,子女对于老年人的赡养观念淡薄,只看中老年人的钱财,不关心不照顾老年人,甚至出现了歧视老年人、不赡养老年人等现象。希望通过评选活动,推广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让晚年生活有保障、有质量。
在社会发展成果上,我们提倡不分年龄,人人共享,构建和谐代际关系。老年人与年轻人因为生理、心理、社会角度、社会地位、社会经历等不同,在思想、行为和认识上容易产生差异。只有老中青多代人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平等,才能有和谐的气氛,实现不同代人的共同利益。如果没有老年人过去的奋斗与奉献,就不可能有年轻人今天的幸福生活。同样,如果没有年轻人现在的劳动,老年人也不可能很好地度过晚年。因此,年轻人与老年人谁互相关爱,社会才能够顺利实现世代交替。我们倡导和谐的代际关系,就如同“最美敬老好家庭”一样。
60岁是人生的第二个春天的开始,在社会经济发展上老有所为,传递出的一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能量。老年人也是整个社会的财富,他们是文化传统的传递者,使社会得以继续和巩固,他们拥有智力、经验、文化、知识、技能,仍在积极地推动社会的进步。虽然他们已经离开了工作岗位,但许多老年人退休不褪色,仍从事着各种有意义的社会活动。虽然他们年纪大了,但是仍在发挥着自己的光和热。“最美长春老人”,就是要向全社会展示“最美不过夕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