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养老产业进入“标准化”时代
作者:   来源: 青岛全搜索电子报  2017-06-15

  山东省是中国人口大省,也是老龄化形势最为严峻的省份之一,据估计,2020年,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2208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22.3%,养老产业发展成为目前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之一。近日,山东省老年产业协会副会长、各市协会会长会议在青岛市召开,表决协会相关选举事宜,青岛养老服务协会介绍了2017中国(青岛)国际养老产业与养老服务博览会,并向全省发出参会邀请。
  
  现状:三年后全省老人2208万人
  
  山东省是中国人口大省,也是老龄化形势最为严峻的省份之一。全省人口老龄化发展呈现出快速化、高龄化、失能化的趋势。截至2016年底,全省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2057万,占总人口的20.68%。其中,65岁以上老年人1307.98万,占总人口的13.15%;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239.24万,占总人口的2.4%。2020年,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2208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22.3%,高龄、失能、空巢老年人数量和比例也将大幅度增加,养老和医疗保障支出持续增长,农村养老形势更加严峻,家庭和社会养老压力进一步加大,应对人口老龄化任务十分繁重。
  记者从山东省老年产业协会了解到,全省从政策制度等方面不断优化,令全省养老保障和福利水平持续改善,建成了一批健康养生示范区,发展了一批龙头品牌,养老产业向品牌化、连锁化、规模化发展。2017年,山东省老年产业协会将成立老年产业联盟,真正搭建起供需双方服务、交流的平台,由产业联盟共同组建统一的供销渠道,形成产业的量化、统一化、信息化的平台,同时做好各项涉老标准化建设和养老评估工作。
  
  邀请:老博会将在8月举办
  
  此次山东省老年产业协会副会长、各市协会会长会议除了对协会副会长及副会长单位进行增选及调整外,还确定成立了金融服务专业委员会和医养结合专业委员会。作为会议的另外一个议题,参会单位讨论了各地协会及各会员单位如何更好地支持、参与2017中国(青岛)国际养老产业与养老服务博览会。青岛市养老服务协会会长杨乃发发出邀请,欢迎各位会长及养老产业机构、单位届时来青参加博览会。
  2017中国(青岛)国际养老产业与养老服务博览会定于2017年8月9日至11日在青岛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博览会将秉承“老有颐养·仁孝天下”的理念,围绕养老产业和服务业发展的迫切需求,引进国际养老服务业的科研和实践成果,搭建国内外养老业的学习交流、促进融合平台,以改善和提高中国老年人的健康、精神文化和生活水平,推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为相关企业和投身养老服务业的仁人志士提供一个交流、合作平台,实现供需双方有效对接,助力产业发展。届时预计将有超过300家国内外企业、公司现场展示养老及相关产业前沿科技,同时博览会将组织2017青岛国际养老服务业创新发展交流会以及老年人相亲会等活动。
  山东省老年产业协会会长白玉光表示,青岛市2016年老博会举办得很成功,2017年老博览会进一步扩大了招展面积,从一定程度上显示出养老产业博览会对养老行业机构、企业的需求,老博会是一个很好的桥梁,为养老机构和养老用品生产企业之间的沟通、推介和选择提供平台,也为广大老年人学习养老知识和选择养老服务及养老用品提供平台。
 
  
  标杆:“医养结合”是一张主牌
  
  此次来青的各位会长还走访参观了平度言林养老院和青岛福山老年公寓,大家对两所养老机构的发展水平给予高度评价。
  “言林健康”的精细化管理体现在方方面面,言林健康董事长李言涛介绍说,比如在老人的健康护理方面,真正做到了医疗、养老、护理、康复过程的无缝连接。“言林健康”一系列养老机构的成立,实现了自费养老和就地医疗相结合的养老方式,为老人们提供了良好的服务。当老人在养老期间发生疾病时,可及时得到有效的救治,争取了救治时间,方便了老人。李言涛说,两年多来,为真正体现“医养结合”的服务特色,平度言林养老院、中心敬老院与平度言林医院实现了全天候无缝隙对接服务,养老护理人员与医生、护士24小时守护在450多名五保老人、150多名社会老人的身边,及时提供医疗服务,定期给老人举办老年病预防、健康养生知识讲座,为需要康复的老人提供有效康复训练,平度言林医院还建有长期医疗护理专区,床位150张,专门为失能老人提供长期医疗护理服务,成为高龄失能老人实现“医养结合”的好去处。
  青岛福山老年公寓是青岛市规模较大、功能较全、设施较完善的“医养康”三结合的中高端养老机构,公寓配套建设了具有二级康复医院资质的福山康复医院。青岛福山老年公寓和福山康复医院结合,创新出机构养老“医养康乐融合”服务模式,这种医养结合的服务模式,可根据老人的不同病情,在公寓享受政府给予的相关政策优惠补贴,包括专护、院护、康复、住院等。这不仅得到了老人和家属的认可,也解决了老人看病难、住院烦、经济负担重的困境,较好地提高了失能老人的生活质量,提高了养老院的服务质量,为养老行业建设的标准化提供了实践范例。
  
  标准是行业发展的“龙头”
  
  昨天,山东省老年产业协会会长白玉光在接受早报记者专访时,首先对青岛养老事业发展表示了认可。白玉光说,青岛市的养老行业发展迅速,在许多方面已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是许多省市学习的榜样,包括长期照顾等养老政策的制定也显示出了青岛市委、市政府对养老事业发展的重视程度,他希望能大力推广青岛的一些好做法、好经验。
  白玉光说,2015年11月国家提出了“医养结合”的理念,这也成为当前养老机构发展和转型的方向。“医养结合即养医结合,身体健康的老年人首先需要养,然后是医;身体健康程度不高的老人首先需要医,然后是养,这两者不矛盾,针对不同的群体,或者说老人各有各的需求。”白玉光表示,“医养结合”模式已经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将来是一种必然趋势,与老龄化社会进程需求相匹配。山东省老年产业协会经过走访调研,针对“医养结合”总结出了多个问题和对策,对养老行业发展提供了很多建议。
  “标准是行业发展的‘龙头’,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制定了标准,才能令产业发展、行业服务更为专业,更加精细。”白玉光说,很多行业都已经建立了严格的标准,但养老行业在标准制定方面一直存在缺失,这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适宜养老产业的标准首先想到的就是老年人用品、用具的标准。”白玉光举了两个例子,目前市面上老年人使用的心脏检测仪器,由于缺乏统一标准,价格从几百元到上千元不等;老年人使用的拐杖,胶头的硬度、耐磨度各不相同。“这些产品对老年人的身体健康都是有着直接关系的,没有标准,市场混乱不堪,行业发展就没有秩序。”白玉光认为,小到老年人的鞋子,大到涉老建筑,各种涉老的产品必须建立标准,与此同时,养老服务同样需要有标准化建设,例如机构养老如何做好“医养结合”,“我们准备在全省建立统一标准,到时候希望可以在青岛找一家甚至多家专业机构参与标准的制定。”
  采访中,白玉光还表达了对养老机构服务人员的敬佩,白玉光认为,养老行业发展离不开养老从业人员的敬业精神,应该对他们的生活提供各种保障和支持。同时,加大从业人员的培训,让他们成为更专业的行业人。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