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农村大量劳动力外流,农村的“空巢率”急剧上升,农村家庭养老功能严重弱化,特别是贫困地区农村养老已经成为社会重要问题,传统的“养儿防老”受到冲击。新的养老方式由于成本高、农民养老观念转变难等问题,尚未被空巢老人接受,农村逐步出现“养老断层”。近年来,江西省乐安县针对该县的实际情况,多措并举破解农村养老难题。
加强老年法律和政策的宣传 该县强化尊老、爱老、养老、敬老的宣传教育,开展乡村法律援助服务。加强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促进老年人权益保护知识的认知和普及。对农村老年人因赡养发生的诉讼,及时提供了法律援助。对涉老的治安和刑事案件从重从快进行打击。加强农村年轻人的孝道教育,对在敬老爱老等方面做得较好的年轻人予以弘扬表彰,对歧视、排斥老人等行为给予曝光、鞭挞。引导在外子女要经常与自己父母保持联系,加强感情。
夯实乡镇敬老院基础建设 积极改善基础设施条件。2011年至2016年筹措资金600万元新建和改扩建敬老院16所,增田、南村、龚坊、山砀等四所敬老院达到了省里制定的三星级敬老院标准。逐年提高供养标准。乐安县集中供养五保对象的标准由2008年每人每年2400元提高到2016年的4560元,超过了省里规定的标准。着力发展敬老院庭院经济。各敬老院实现“三个一”,即一片菜地,蔬菜自给自足;一栋猪舍,养猪6-20头;一口水面,水面养鸭,水下养鱼。不断加强服务人员队伍建设。2013年,乐安县乡镇敬老院和光荣院统一办理了事业单位法人登记,院财务由县民政局直管。每个院选拔了一名院长和一名会计,并确定了人员编制和待遇,实行社保和医保,县财政还安排了敬老院工作经费。逐步扩大收养范围。在满足五保老人养老的基础上,部分敬老院和县光荣院收养了社会空巢老人十余人,月缴费在500元-700元之间。
探索社会化养老模式 该县采取民办公助方式,建设了一所功能齐全的综合性社会福利中心,由伟涵集团(香港)投资兴建,属民办公助的非营利性养老机构。按照生态化、园林化、功能多样化、服务一体化的理念高标准建设,是目前全省规模最大、床位最多、设计最规范、服务管理一流、当地政府支持力度最大的养老机构,用地100亩,总建筑面积109592平方米,总投资3.2亿元。按照国家老年养护院一类标准规划设计,建设高中低不同档次收养床位1700张,配套建设二级医院、休闲娱乐、老年大学等相关配套设施。吸收家庭式养老对象,采取居家式公寓养老。公寓分大、中、小三种户型,老人既可以自己做饭,也可到公共餐厅用餐,其中三室一厅一厨一卫的居家式公寓床位占5%,两室一厅一厨一卫的居家式公寓占20%,一室一厅一厨一卫居家式公寓占25%,其他一室一床、一室二床、一室三床公寓占50%。该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工程于2016年3月开工,建筑面积61000平方米,投资1.2亿元,建设老人收养床位600张, 建设二级医院一所,住院床位360张。2016年底已完成建筑面积50000平方米和中心广场景观工程主体,2017年底竣工并投入运营。
引导村民兴建幸福院和居家养老服务站 乐安县积极为老年人提供开展娱乐、交流、社交的自助、互助场所。2013年以来,乐安县结合新农村建设,选择老年人口相对较多、居住相对集中、交通相对便利、集体经济相对较好、群众相对热心的村,按照“六个一”的要求(即搭建一个服务平台,配置一批设施和设备,组建一支服务队伍,打造一块种养基地,形成一个筹资渠道,完善一套管理制度),积极引导农村居民兴建幸福院和居家养老服务站。已完成建设38个,2016年底已通过验收。
据悉,目前乐安县正积极整合涉农资金,鼓励群众兴建幸福院和居家养老服务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