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养老金融 > 其他
刘挺军:保险与养老产业结合的创新实践
作者:   来源: 搜狐  2017-06-16

  大家好,尊敬的董秘书长,各位学者和嘉宾,非常高兴和大家在一起分享关于保险和养老产业的创新实践。泰康保险集团在养老产业领域的尝试和深耕已经坚持第十个年头了,所以任何产业都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可以说十个年头中间,我们自己的感受,除了少数的大型实体企业做的养老机构,这些年,特别是近3到5年,我当时说2013年是养老产业元年,因为老年口收入财富效应大幅度增长,所以很多机构发展非常快。但是从更加普遍意义的角度来说还是叫好不叫座,叫好就是我们会看到中国巨大中产阶级人口形成以及快速的老龄化,使得娱乐、教育、医疗、养老这些核心现代服务业的基础消费需求,占GDP加总一下,国际上可能会达到30%多的高水平情况,同时又是关乎于民生幸福,关乎于社会稳定的社会工程。
  但是从另外一方面,养老产业在中国的发展又有一些不叫座,不叫座就是说很多人认为商业模式和盈利很困难。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叫好不叫座的情况呢?实际上我个人认为有几个行业的共同特点,也有几个行业的特殊性。共同的特点就是任何一个产业,在它成长的初期都有一个市场培育和社会的整个生产模式,以及内部的流程、要素组合的探索时期,所以没有哪一个产业能第一天就能红火的,即使是互联网的领域,产业需要一个过程。但是另外一方面,我们也会看到,在中国养老产业发展也存在它两个特殊性的地方,这个特殊性我的理解主要是三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就是中国的土地成本资产价格太贵。我们会做一个对比,比如在美国养老机构收益率,因为它的管理比普通写字楼和公寓要复杂,所以通常投资人对投资的回报是要求公寓投资回报率加上2个点的风险和管理溢价。比如说通常公寓在4-6%的回报率,加上2个百分点,运营回报率就应该在6-8%。如果有这样的投资收益率,那自然社会通常的这些资本投资就没有涨。但是在中国的情况是,我们因为房价很高,土地成本很贵。所以我们通常居住类物业租金只有1-2%回报率,就算加上2个百分点的软件服务溢价,3-4%的回报率。特别是前一段时间利率比较高的时候,就会存在负的剪刀差,投资上就会存在一定的问题。
  还有就是劳动力产出效率的问题,因为中国缺乏对老年医学全科医生、护士、特别是养老职业人员的训练,今天劳动力成本上升速度非常快,每年10%,我们护理领域劳动力成本已经快接近于跟西方发达国家,但是我们的技能和产出效率远远低于国外的效率。所以这几个因素导致了养老产业进入的门槛比较高,投资的规模大,回收周期长,运营管理相对难,产业利润相对比较薄,这是行业的状况。
  我们看到在国外,在它的产业背景下,通常养老产业金融的融资模式包括几个方面。一是上世纪六十年代战后,比如美国对养老机构的,符合法令要求的,会通过住房保障法案有一些市政债券低息的支持。在市场上的融资,更多我们会看到除了常规的股权投资、债券投资之外,比较典型的就是健康产业类的、医养类的REITs来投入这个领域,保险资金不太直接进入这个领域。为什么呢?因为它这些产业都发展非常成熟,所以保险资金会认为我要做专业化的事情,不要去进入管理复杂和风险比较高的领域,这是西方发达国家所走过的特定的历史。当然也有一些企业去做过尝试,但是没有成功,比如安联,我们访问它的CEO的时候,他说当年也特别想做这件事情,可惜在德国做了一个退休金,但是后来没有人来做,就失败了。像日本的新荣生命也开发过年金产品,但是预测了房地产的泡沫时代,最近据我了解留下来的最好的资产还是这块业务。英国的Bupa有37个养老退休公寓,456个照护中心和3万养老客户。
  泰康我们有自己独特的版本,我们的版本不仅仅是说保险公司有钱,我们去投资医疗和养老机构。而是我们以客户为中心,我们理解保险就是照顾人的生老病死,所以我们不仅拿保险的长期资金去投资养老社区,投资医院,同时我们把客户服务深度整合在一起。这个整合就是,买我的养老金,未来可以选择优先我的养老社区,买我的健康险,未来优先在泰康的医院就医,买我们生前契约,最后得到泰康优质墓地,从摇篮到天堂一站式服务。我们现在把这个变成了一个现实,保监会对我们大力支持,给了我们保险资金投资和医养试点,那时候很难,面对很多争议,说保险公司是不是又反过来炒房地产,那时候还是房地产调控压力比较大的时候,行业比较有远见,我们也比较争气。2016年的时候我们养老社区,北京燕园养老社区独立生活已经满足。泰康今天把在美国看到的那种幸福养老生活放在中国,而且还形成了自己很独特的现象,就是有一群高素质、高文化的,我们大概五六个院士,五六个大使,一大批高级知识分子教授,所以就形成了我们叫文化养老的现象。现在经过这么多年发展,我们在这个行业投资了200亿,150万平米,1.3万户总养老社区的机构。同时我们在每个养老社区会有一个康复和老年病为特色的二级医院,今天我们在南京、成都、广州、北京等核心城市也在布局综合医院,现在有20多个项目。
  上午姚博士提到不是医养结合,是医养健结合,我们是医康养健结合,就是把涉及老年人的医疗、康复、养老、健康结合。我们发行了一个保险产品,叫幸福有约的计划,把寿险结合起来,这样产生了一个新的效应。就是传统的保险是一个虚拟的产品,卖一张纸,很困难,很多人说我为什么要买你的养老金。今天不一样了,看着我们的养老社区,掰着手指头算,大概花多少年,就把一个虚拟的产品变成一个实实在在的可以销售的场景,极大促进了主业发展。第二方面又把一个传统保险从财务解决方案和风险管理解决方案,扩展成为一个健康的综合解决方案的提供商。从投资上说尽管养老社区投资回报时间比较长,未来投资收益也比较高,但是一旦养成以后不受经济周期波动,是长期稳定的一个收益特点,所以恰恰符合寿险管理要求。第三,因为寿险网络有强大的客户资源和优势,所以我们比一般的养老社区和中心更容易吸收到高端客户,北京一年时间达到90%多的入住率,远远超过其他的同行,一般是三年。把边界打开,产生内部深度融合的时候,那就让我们跨过了中国土地成本高这些特殊因素导致的汇报周期的问题,把这个门槛跨过去了。
  泰康现在就是要打造三个闭环:一个是人寿保险和养老社区的闭环,第二是医疗保险和医院的闭环,第三是退休金和资产管理的闭环。我们帮助人们真正去实现更健康更长寿,更富足退休生活的梦想。
  我们已经开了三个社区,各地情况都非常好。在成都温江的蜀园,华西医院的旁边,这个社区今年年底竣工,明年也会开业,也非常欢迎大家过去指导和交流。这个过程当中既需要保险资金的长期投资,在未来我们也希望有更多机会,比如说把我们的技术和品牌优势发挥出来,我们也欢迎在产业链上有意愿共同开拓这个市场的机构一起探索。我们除了自己建的,也会去投资参股别人的,把自己的客户,把自己的优势结合起来,共同为这个产业去破冰。
  我就介绍这些,谢谢大家!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