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到老有所依、老有所养,是一件长期的,系统性的民生工程。
随着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养老问题无法避免,谁去做服务主体?政府充当怎样的角色?如何推进服务落地?当前养老模式的探索与学习也正在一步深入推进中...
社会组织在养老模式中能扮演何种角色?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提出“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业,既不能再走政府包办的老路,也不能将其全部推向市场,而应在转变政府职能的同时让社会组织充当生力军”。
7月6日上午,记者在陕西省民政厅召开的养老服务业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目前我省着重提出了鼓励扶持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养老服务,充当生力军的发展思路与目标。社会组织在养老产业中的重要性及必要性逐步显现,这对政府相关机构及社会组织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陕西省民政厅副厅长戈养年在发布会上表示,“在居家养老服务方面,社会组织是我们的主力军。除了政府建设居家设施以外,养老服务核心更要解决谁去为老年人服务的问题,因此,培育发展专业化的社会组织就显得尤为重要”。据悉,今年我省将加快养老服务业市场化改革。省政府将于今年出台《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实施意见》,落实税费减免、金融扶持等优惠政策,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的积极性,逐步使社会力量成为发展养老服务业的主要力量。
记者采访获悉,未来我省对于促进养老社会组织发展将主要采取五方面重点措施:
一是通过运营补贴,给予一次性补贴的方式支持社会力量运营养老服务设施。省民政厅下一步将通过调研论证,对市场上所有的养老机构按照机构服务失能、半失能老人的数量进行精准补贴,进一步鼓励所有的养老服务机构积极服务失能、半失能老人;
二是鼓励有条件地方,在保证国有资产安全的前提下,通过招投标、租赁、承包、委托管理等形式引导社会力量运营公建养老服务设施。将公办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无偿或低偿交由专业化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项目团队运营;
三是鼓励住宿型养老机构通过设立服务网点向社区延伸,引导商业、家政、物业等相关企业或组织利用自身优势进入居家养老服务业,为社区老人提供多元便捷服务;
四是鼓励县(区)培育专业为老服务组织。省民政厅要求今年起,我省每个县(区)都至少要培育1个为老服务组织,镇办和社区要根据实际,积极引进为老服务组织,开展居家养老服务,为老年人提供应急呼叫、家政预约、物品代购、服务缴费等服务;
五是坚持典型引路。陕西省今年将遴选100个社区开展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试点工作。要求每个县培育自己的老年服务型的社会组织,进入社区(小区)开展居家养老服务等。
另据了解,截止今年6月18日,我省已建成运营各类养老机构8821个,其中公办养老机构558个,民办养老机构257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583个,农村互助幸福院7423个,开展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222家,养老服务站点基本做到社区全覆盖,从业医生1287人、护士5451人,建成床位20.9849万张。2017年4月,我省养老服务业被国务院列入6个中央补助激励支持的省份。
目前我省正处在“追赶超越”的关键发展期,使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用,是我省民生发展的核心工作之一,推动社会组织积极发挥能动性,无疑将会成为未来推动我省养老产业发展的“新专业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