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烟台市召开全市领导干部会议。会上,市医养结合示范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医药健康产业发展办公室主任李伟作了“加快城市化建设总目标,让项目招的进、落的下、建的快、效益好”的表态发言。
一是加大产业规划力度。7月底前,督促列入“一区七园”布局的七个县市区全面启动医药健康产业项目布局规划图编制工作,重点将土地指标、建设规划、水电配套、环保评价等硬性指标落实到位,让项目招的进、落的下、建的快、效益好,力争年底前编制完成。
二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7月底前,围绕支持医药健康产业发展,在规划、土地、资金、人才等方面制定出台各类专项支持政策,作为市政府28号文件的补充修改意见,使我市医药健康产业扶持政策继续保持在全省最优,力度最大,覆盖最广,形成吸引医药健康产业发展要素和资源的新载体、新亮点。另外,确定一批符合政策的医药创新成果和项目月底前兑现奖励,形成激励引领效应。
三是加大企业帮扶力度。7月底前,建成全市医药健康产业重点项目库,对入选的重点项目和企业实施精准化对接、一对一帮扶,提供常态化、全方位、全过程指导和服务,变“扶上马送一程”为“扶上马陪全程”,努力打造全省最佳的医药健康产业发展环境。
四是加大对外宣传力度。7月中旬,筹备召开建设国际生命科学创新示范区新闻发布会,将我市“一区七园”的总体构想、建设优势及相关推进措施统一对外发布,叫响“创新好药﹒烟台制造”这一城市品牌,成为我市新的城市名片;召开医药创新与发展国际峰会推进会议,就峰会有关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努力将峰会打造成为我市促进医药产业发展、对外招商引资新的高层次平台,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经贸和科技成果。
五是加大对上争取力度。8月底前,争取省食药监局、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与市政府就共建国际生命科学创新示范区签署协议。协调省局做好向国家食药监总局的汇报工作,争取国家层面在政策指导、审评审批、技术支撑、项目推介、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支持,形成产业发展合力。
六是加大调度督导力度。每月召开一次调度会议,每季度编发一期工作通报,半年进行分析评估,年终全面总结再部署,确保十三五末实现“全市医药健康产业过千亿,打造国际生命科学创新示范区”这一既定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