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压力各省不同:重庆压力最大 上海老少比最高
作者:   来源: 财新网  2017-08-01

  天津社会科学院的一项研究揭示,人口的区域流动导致不同地区的老龄化程度存在差异,重庆、四川等地的老年人口抚养压力最大,京津沪及东北地区的老龄化问题最突出。中国步入老龄化的步伐仍将加速,且人口的流动和迁移成为了各地区老龄化程度的主导性力量。老人的婚姻状况存在显著的城乡差异,在乡丧偶老年女性占比近半。近日,天津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张银锋的研究《当前中国人口老龄化新特点》揭示了上述结论,该研究于7月26日发表于中国社会科学网。研究依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及历次人口普查数据,对当前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及新动向进行了分析。研究将65岁以上的人口界定为“老年人口”,其占比为10.5%,共1.44亿。其中,山东、四川、江苏分列前三,老年人口数量均达“千万级”。老年人口在100万以下的有海南、宁夏、青海和西藏。
 
  人口流出大省老龄化速度快,养老压力大
 
  研究统计,截至2015年,除西藏外的30个省份均已步入老龄社会(不含港澳台)。
  其中,重庆的老龄化程度最高,老年人口占比为13.3%,四川和辽宁以12.9%并列第二。它们也是老龄化速度最快的省份,从2000年到2015年,四川老年人口的比例增长了5.4%,重庆和黑龙江增长了5.3%,辽宁则增长了5.0%。而在2000年老龄化程度最高的上海(11.5%),2015年的老年人口占比仅为12.8%,15年老年人口比例仅增长1.4%,老龄化速度仅稍快于西藏(1.0%)和广东(1.2%)。此外,北京、天津等地的老龄化速度也较慢。张银锋认为,这种现象主要是由大规模的人口迁移、流动所导致。“人口流入地的老龄化进程逐渐放缓,而那些人口流出地尤其是一些流出大省(或直辖市)的老龄化进程却进一步加快了。”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00年到2016年,人口增长率前三甲为北京、天津、上海,增长率均在50%以上,北京的增长率高达59%。而黑龙江和四川则为人口净流出省份,2000年到2016年间,年末常住人口分别减少0.2%和0.8%。辽宁则从2015年开始,连续两年人口负增长。此外,这些省份由于人口流出,面临着沉重的养老压力。研究显示,2015年全国的老年抚养比(老年人口和劳动适龄人口的比值)为14.3%,老年人口抚养压力是重庆,其抚养比为18.7%,其次是四川(18.2%)。这相当于,约每5个劳动适龄人口抚养1个老年人。
  而老年抚养比最低的西藏,则是12个劳动适龄人口抚养1个老年人。
 
  上海每1个老年人仅对应0.73个儿童
 
  虽然京津沪等地区由于人口净流入,老龄化速度较慢,但由于人口出生率低,这些城市的老少比明显偏高,老年人口的数量已经超过了儿童人口的数量,人口结构不均衡。张银锋指出,老少比是对人口年龄结构变动最敏感的指标。2000年到2015年,中国整体的老少比从31.0%提高到了63.3%,翻了一番,且地区之间存在着较大差异。老少比最高的上海高达137.2%,相当于每1个老年人仅对应0.73个儿童,辽宁、北京、黑龙江和天津的老少比也超100%,每个老人对应不到一个儿童。数据显示,上述省份的人口出生率均列全国末位,最低的黑龙江2016年的出生率仅有6.12%。而在老少比最低西藏(24.2%),每1老人可以对应4个儿童。张银锋总结,虽然“全面二孩”政策已落地,但“政策的影响效应相对有限”,因此在未来一段时期,老年人口的比重还将以较快的速度持续上升。就目前来看,“全面二孩”落地后出生率的上升低于预期,甚至有部分省份2016年出生率出现了下降。2016年陕西省统计局调查称,本省近六成家庭不愿生育二孩。湖南统计局调查显示,本省68%的15-50岁育龄妇女不想生二胎。此外,研究表明,实际生育水平还将低于生育意愿。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