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立足实际发展养老事业的研究
作者:   来源: 浑源县民政局  2017-08-14

  一、浑源县养老服务事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敬老院数量有限,集中养老水平低。目前,该县只有永安镇张庄敬老院、吴城大洼敬老院、裴村中心敬老院三所公建公营敬老院和一所光荣院,三所敬老院仅能提供236张床位,考虑到全县农村五保户的生存现状和接收能力问题,再加上养老服务人员少、专业化水平不高以及缺乏医护照料等原因,当前三所敬老院只接收生活基本能自理的农村五保户老人,而那些生活不能自理的五保户老人则难以入院,截止目前共有140名农村五保户享受集中供养待遇,占五保户总数的3.6%。县光荣院的供养能力也仅能解决我县优抚老兵的基本生活,不具备接收社会老年人的条件。由于全县敬老院数量少且分布不均,配套设施和服务人员不足,从而导致我县集中养老水平低。
  (二)政府供养水平低,敬老院经营维持困难。现在全县五保户的供养资金主要靠省级以转移支付的形式下拨,分散供养的五保户每年享受生活保障金1530元/人,2015年全县农村人均最低生活保障金则为2658元/人年,低于农村低保户每人每年1128元,国家供养资金仅能解决五保户最基本的吃饭问题,尚未达到全县农村最低生活标准,加之就医等不确定性开支,所需供养费用的缺口依然很大。据测算,集中供养对象每年的供养费用最低应为每人每年6000元,而省级每人每年仅补助2400元,全县目前投入运营的三所敬老院每年需要80余万元才能维持运行,缺口近三分之二,如果没有县里的大力资助,敬老院的运转很难维持下去,这也是已建设完成的乡(村)办敬老院难以运营的主要原因。
  (三)社区建设滞后,社区功能不能全部发挥。该县社区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各方面资金有限,工作人员不足、水平不高,平时忙于完成工作任务,没有精力投身于社区养老服务事业中,导致社区养老功能发挥不足。目前,全县11个城市社区没有一所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依托社区养老的条件不够成熟。
  (四)缺乏医疗人员,病有所医难以实现。特别是居住在乡村的老人们,由于缺乏乡村医生及乡村医生医术不高,导致老人们生病后不能及时医治。集中供养的老人生病后缺乏陪护,入院时没有亲属签字,使其不能及时办理入院手续,延误治疗。公办三所敬老院缺乏专业化护工,难以为自理能力差的老人提供服务,更没有配备专业的医疗人员,不能为入院的老人们提供医疗保障。
  (五)经济收入有限,老年人住房问题令人担忧。浑源县为国家级贫困县,人民收入水平总体不高,再加上该县老年人大多生活在农村,他们普遍居住在年久失修的老房内,甚至有的仍住在过去老式的土窑房中,其住房情况确实令人担忧。而当其全县进行危房改造时,由于这些人主动申报能力差,因而不能受益,再加上改造资金不足,大部分危房改造工程也只能从换房瓦、窗户,加固梁着手,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危房问题。生活在县城的老人们,也多住在祖辈留下来的老房中,且这些房屋土木结构居多,加上年久失修,很多房子破损不堪。再加上传统观念的影响,即使子女为他们提供好的住房条件,他们也不愿意入住。所以,全县老年人的住房形势依然很严重。
  (六)空巢现象严重,精神关怀问题显现。全县居民特别是农村居民外出务工谋生较为普遍,导致全县多数村成为空心村,空巢老人也逐年增加,老人们独自居住,生活无人照料,精神关怀缺失。再加上全县文化基础设施单一且分布不均、农村交通不够便利、老人们行走不便等原因,致使老人们最起码的走亲访友,登门唠嗑的想法都难以实现。
 
  二、推进全县养老服务的发展思路和具体规划
 
  (一)整合资源,扩充养老院规模。根据地理位置、乡土民俗、老人数量,合理规划新建养老院,努力形成以县社会福利中心为龙头,以公办养老服务机构为支撑,以民办养老服务机构为补充,公办、民办并存,多元发展的养老服务新格局,缓解当前全县敬老院数量不足的问题。2016年底前投资400万元做好县社会福利中心的扫尾工程并具备运营条件,为全县养老事业增加一个安全舒适的养老中心。2016年协助蔡村镇敬老院和南榆林乡敬老院完善养老设施,多方筹集资金,使其尽早投入使用。“十三五”期间,在大磁窑镇大磁窑村和沙圪坨镇井上村各改建一座可容纳100人的镇办敬老院,在拟新建的东辛庄采煤沉陷区改造一二期工程中建设一个不少于2000平米、100个床位的老年公寓,使我县形成东西南北中都有公办敬老院的养老服务格局。试点实行公建民营、民办公助、医养结合的老年公寓等新的养老方式,支持东坊城乡东方城村、下韩乡麻庄村、沙圪坨镇沙圪坨村新建或改扩建养老院,并力争在“十三五”期间建成使用。
  (二)加强培训,引进专业人才。实行社会福利服务岗位专业标准,落实职业资格和技术等级认可制度。定期开展规范、系统的在职人员专业教育和职业培训,特别要通过培训,提高现有工作人员的护理、管理水平。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定向培养等方式引进一批养老专业水平强、具有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工作人员。通过招聘下岗失业人员,经过专业培训、持证上岗,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护理和陪护服务,以满足不同老人的需求。同时积极争取落实培训补贴和职业技能鉴定补贴制度,确保我县每所敬老院都有专业护工和医术较高的护理医师。
  (三)强化社区老年服务设施建设,充分发挥社区服务功能。2016年在兴安村委院内新建500平米左右的翠屏社区居民服务中心,在民安小学院内新建1000平米左右的和顺社区居民服务中心。“十三五”期间协助新建、改扩建10个社区服务中心和5个社区居民服务站,在拟新建的东辛庄采煤沉陷区建设一个不少于500平米的社区办公场所,在线材厂周边棚户区建设一个200平米以上的社区居民活动中心,在永安西街交通局周边棚户综合改造区建设一个不少于600平方米的社区居民活动中心。整合多方资源,建设完成社区12349服务信息化网络平台。从2016年开始,利用两年时间继续投资建设农村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使全县农村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总数达到50个以上。同时加强对城市社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的建设工作。
  (四)聚焦医疗需求,扩大老年医护队伍。以乡镇卫生院为基础,利用政府购买服务、公开招聘等方式,充实医护队伍,提高医疗水准。同时,通过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的合作,规划落实一所以内科为主,心脏,神经,呼吸等老年病为专业的老年医院,解决老年人看病难问题。实现小病靠卫生所,大病去老年医院的新模式。
  (五)加大宣传,营造敬老养老氛围。通过宣传,充分理解和尊重老年人,提高老年人的社会地位,树立全社会孝亲敬老爱老意识。鼓励和发动社会各界开展爱老捐助,保障老年人的物质生活,并使他们在精神上感到温暖,确保老年人安度晚年。
  (六)实行政府对7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的生活补助制度。通过分类救助的形式,优先解决孤老优抚对象、农村五保对象、城镇“三无”老人和低收入高龄、失能等特殊困难老人在生活、医疗等方面的实际问题。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