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广州市海珠区倾力打造“3+3”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
作者:   来源: 中国社会报  2017-09-22

  近年来,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以广州市开展国家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为契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按照因地制宜、分层互补的思路打造“3+3”(助餐配餐、医养结合、家政服务+社区“喘息”服务、租赁惠老器具、智能穿戴设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倾力编织为老服务“幸福网”。截至2016年底,全区共有6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23.74万,占总户籍人口的23.21%。全区现有区级居家养老综合服务平台1个,街道居家养老综合服务平台18个,社区级星光老年之家140个。今年7月25日,广州市在该区召开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创新试点海珠现场会,推广海珠区典型经验。
  
  强化顶层设计和资金支持:保障居家养老服务质量
  

  海珠区政府制订《海珠区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工作方案》《海珠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改革工作方案》《海珠区2017年长者社区大配餐服务方案》等系列文件,成立由区领导任组长的社区居家养老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组织成员单位召开会议,研究解决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形成政府领导、民政主管、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机制。
  海珠区增加区级财政资金投入,累计投入资金1.1亿元,开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改革工作。同时,通过政府购买为老服务、开展为老慈善募捐等,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开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培养公益创投项目36个、投入资金400万元,惠及长者2850位。
  
  构建多级服务架构:完善居家养老服务阵地
  

  海珠区注重发挥区级居家养老综合服务平台的引领主导作用。每年投入资金200万元,构建居家养老培训支援、养老资源整合枢纽等4个平台,具体指导街道服务平台开展培训、资源整合、拓展3+3等服务,实现社区居家养老改革工作全方位覆盖。同时,发挥街道级服务平台辐射带动作用,全区18个街道均设立街道级居家养老综合服务平台,配备专门养老管理员监管街道社区居家养老工作。各街道居家养老综合服务平台在专业机构评估的基础上,为辖区内需要社区居家服务的长者提供社区大配餐、医疗康复、家政等个性化服务,并指导专业团队对服务效果进行全程跟踪。
  海珠区还强化阵地整合,盘活辖区内闲置的国有物业和场地设施合计1万平方米用地,用于开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该区还整合各街道日托机构、星光老年之家、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等资源,设立街道居家养老综合服务平台,目前,全区各街道社区居家养老综合服务平台场地均超过500平方米,其中,1/3的街道服务场地面积超过700平方米。自2015年起,该区还为街道日托机构、社区配餐点等购买公众责任险,为养老服务系上“安全带”。
  
  整合服务资源:拓展基础性服务内涵
  

  在强化顶层设计和资金支持、构建区街两级居家养老综合服务平台的基础上,海珠区积极探索“3+3”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
  将社区大配餐纳入区2017年十件民生实事。区财政投入资金598万元并引入慈善资金243万元,支持社区大配餐工作,51个配餐点通过悬挂“爱心配餐”标识,统一餐具、服装、流程等规范化措施,打造海珠特色。截至今年6月,累计服务5.3万人次。
  尝试嵌入式医养结合模式。通过邀请社区卫生中心、民办医疗机构进驻的形式,将医疗资源引入社区;沙园街与省中医院合作开展社区居家养老医养结合试点。全区投入资金630万元,建立16个健康小屋,65岁以上长者签约数达3.4万人,为长者建立家庭病床858张,提供上门医疗巡诊2万人次,满意度达98%。
  依托示范中心将服务辐射社区。如沙园街居家养老服务示范中心通过链接社会资源,建立与医院、企业等联动服务机制,实现“家门口养老”。打造虚拟夕阳美街坊会所、残康长者关怀站等“主题乐园”长者服务点,为长者提供形式多样的服务。试点没有围墙的养老院居家养老服务模式,通过购买民办养老院服务,将养老院运营模式和长者居家养老服务需求有机结合,为辖区内长者提供定点或上门式洗浴服务、生活照料和医疗护理等专业服务。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