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茨海默病,原称"老年痴呆"。与一般疾病不同,大部分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甚至家人,都不愿意承认患了这一疾病,不希望别人知道,更不要说主动就医,而早诊断、早治疗就更是难上加难。
痴呆症是由多种首要或次要影响大脑的疾病引起,也是一种慢性或进行性综合征,常跟衰老联系在一起,主要症状是神经系统病变,影响记忆、思考、行为和日常活动能力。目前,已经成为全世界老年人残疾和依赖他人的重大原因。简单来讲,就是人的认知功能出现比正常年老过程更严重的衰退,多个社交功能丧失。
痴呆症最常见的形式--阿尔兹海默病,约占痴呆症病因的60~70%,是大脑内部出现的疾病,一般常规治疗方法无法企及。因为大脑的血液循环是相对独立的,与全身的血液循环通过血脑屏障区隔开,就连现代放射性元素疗法也不能达到。所以,尽管经不同肤色、不同国家无数专家百余年的努力研究,但阿尔兹海默病的成因及疾病进程仍不清楚,也没有彻底治愈的病例,已成为世界医学界的一大顽症。
除了阿尔兹海默病,痴呆症还包括血管性痴呆、路易体痴呆和额颞叶痴呆等疾病。往往,不同形式的痴呆症之间界线并不分明,混合形式的痴呆常常同时存在。
老年痴呆症不仅与年老、遗传因素有关,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几种常见血管性疾病,特别是长期慢性脑供血不足(也称慢性脑缺血)导致小血管病变与脑认知功能减退关系更为密切,也会促使痴呆症的发生发展。
据世界卫生组织称,目前全世界共有4750万名痴呆症患者,其中60%的患者来自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每年,全世界痴呆症新发病例总数近770万,意味着每4秒钟就有1例新病例,预计到2030年将增加到7560万人,而2050年将达到1.355亿人。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老年性痴呆的患病率也会明显升高,随之而来的社会负担也会大大加剧。据预测,2050全世界老年人口将达到20.2亿,其中,中国老年人口将达到4.8亿,几乎占全球老年人口的四分之一,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在中国,有关阿尔兹海默症的统计显示,65岁以上人群发病率为5%,80岁以上发病率超过30%。而发病后,一般存活年限平均仅为5.5年,且绝大部分患者生活质量低下。有的痴呆症患者甚至受到各种人身限制,不能享有正常的基本权利和自由。
老年痴呆患者尤其是中晚期患者会让护理者和家人面临身体上、情感上和经济上的沉重压力,让整个家庭长期苦不堪言。从社会角度看,痴呆症还造成了一笔包括直接医疗成本、直接社会成本和非正式护理成本在内的巨额费用。全球范围内,2015年护理老年痴呆产生的总费用预计为8180亿美元,与2010年增长了35.4%。随着患病率的增加,三年内花费将可能增至1万亿美元,到2030年会高达2万亿美元,这会对各个国家和政府构成极大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