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重阳将至,说说养老
作者:   来源: 六安新闻网  2017-10-24

  又到一年重阳节,俗话说:“关注老人,就是关注我们的未来。”我市于1998年进入老年型地区,截至2016年底,全市6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104.2717万,占全市总人口的17.75%。老龄化进程步步紧逼,“人人都会老,家家有老人”,养老成为一个重要且绕不开的话题。
 
  尴尬:“银发市场”有点“冷”
 
  最近,家住六州首府的袁梅女士有些苦恼,重阳节快到了,自己八十多岁老父亲的生日也快到了,衣服、鞋子、书报年年都买,袁梅今年想给自己的父亲买份有新意的礼物孝敬老人,市场上转了一圈,袁女士发现,年轻人、婴幼儿的专卖店比比皆是,就是没有老人用品专卖店,“家里小孙子用的穿的花样多得很,专门针对老年人用的穿的吃的可选择性太小了,也想过上网选购,但是和年轻人不一样,给老人买东西最好能让老人试一试,感受一下”。
  记者走访发现,虽然老龄化社会进程在加剧,但相比情人节、母亲节等节日,重阳节“银发经济”显得不温不火。
  在一些大型商店以及繁华商业地段,记者注意到,年轻人的各种品牌专卖随处可见,但专营老年服装以及用品的商店难觅踪影。有的大型商场设有一些老年服装,也是处于不显眼的角落或是打折区域。
  在解放路,最近新开了一家专营老人鞋的专营店,吸引不少老年人前来购买,价格一双在一两百元左右,一位选购一双老人运动鞋子的老人特别满意,并告诉记者非常合脚舒适,子女们买的鞋子有的太年轻化,要么太瘦,要么运动鞋上的鞋带不方便穿脱,一直想买这样一双适合老年人的舒适、轻便、防滑,易穿脱的运动鞋。
  六安12343社区养老服务信息平台负责人权良清告诉记者,他们在城区十几个社区开设了老人生活馆,社区提供场地,平台统一管理,老人可以免费在这里接受法律和健康知识培训、打打乒乓球、下棋打牌或开票友会等娱乐活动。在北苑、东苑等社区馆内,还设有老人商品,包括基本生活用品、保健按摩器材等,60周岁以上可享受爱心价,但销售却很冷清。权良清认为,有三点原因,第一,一些商家通过非正常营销手段,误导老人消费,夸大产品的功能,导致老年人上当受骗,老年市场受到影响;第二,和老年人的生活习惯有关系,现在真正的老人应该是上世纪三十或者四十年代出生的,他们在年轻时大都经历过比较艰苦的日子,即使现在生活变好了,也早已养成了艰苦、勤俭的习惯,舍不得花钱,有点钱还想留给子孙或防病养老;另外,老人用品很多是子女花钱购买孝敬父母,现在的年轻人工作压力大,经济负担比较重,也影响对老人的经济付出。
  步入“老龄化”社会后的中国,随着大健康产业兴起,以及医养结合的趋势,老龄产业涉及养老服务、医疗保健、旅游、教育、房地产等领域,但目前仍在起步探索阶段,没有形成产业链。
 
  点赞:助餐服务化解吃饭难
 
  时下,年轻人不想做饭,打个电话或从手机平台里点单,外卖直接送到手。对于一些行动不便或者独居、空巢老人来说,六安也有了专门针对老年人的助餐送餐服务。
  从去年开始,家住南屏苑小区的何存孟老人,每个月有16天可以享受助餐服务。有时一荤一素一汤一份米饭,有时一荤两素加米饭,还有自己专用的不锈钢保温桶,不仅荤素搭配,营养均衡,还干净卫生。由政府出资购买服务,有资质的企业具体服务,老人不需要花一分钱,就可以吃上经济实惠又快捷的午餐。何存孟是五保老人,腿部做过两次手术,行动不太方便,除了享受助餐服务外,每月还有志愿者定期上门帮助老人开展助洁服务,包括洗晒被褥、打扫卫生等。老人的侄媳妇鲍李梅说:“老人无儿无女,老伴也在去年去世,现在政府开展的助餐助洁服务,真的很好。有免费的热腾腾的营养午餐送到家,还有人定期打扫家里的卫生,生活负担减轻了,经济负担也轻了,而且定期有志愿者上门,让老人觉得一直被关心、被惦记,心情也好很多”。受传统观念影响,居家养老一直是我国养老的主要模式,助餐服务是居家养老服务中一项重要服务内容。通过为老人送餐,旨在为身体不好、独居、孤寡老人和不愿自己做饭的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让他们生活更健康、更舒心。
  2015年,我市在金安、裕安两区试点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为居家老人提供设定项目服务,并为特殊困难群体提供政府购买服务。包括为生活在城区的“三无”老人、70周岁以上优抚对象、70周岁以上低收入老人(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800元)、70周岁以上失独老人,以及生活在农村的分散供养的五保老人中的失能半失能老人、留守老人中年满70周岁以上且经济较困难的失能半失能老人,解决日常生活困难。试点的服务内容涉及护理陪护、家政、精神慰藉三大类。主要通过政府主导,以社区为平台、市场化为手段,利用信息化网络,为老年人提供“6+X”服务。其中“6”为规定动作,包括助餐、助医、助洁、助浴、助购、精神慰藉等一般性生活照料服务;“X”为自选动作,试点区根据实际,自行探索设置帮助居家老年人解决日常生活困难、康复护理、法律维权、文化教育、体育健身等服务项目。
  2015年12月,“六安12343”社区养老服务信息平台、福寿养老服务中心正式承接金安区居家养老服务试点项目,从2016年初开始,四个试点社区服务老人33名,到今年上半年累计服务时长达到了3428小时,上门服务共完成助洁867次,助餐4450次,精神慰藉4410次,助浴32次,助购175次。在为失能和半失能老人提供政府购买服务的同时,健康老人的居家养老同样需要关注,金安区共在7个社区设立7家老人生活馆,通过第三方机构管理,引进志愿者活动,为老人提供服务。将望城街道安丰社区打造成“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典型,以点带面,服务中心内设有“为老家政馆、洗衣沐浴馆、夕阳文化馆、日间照料馆、电子商城娱乐馆、心灵之约馆、医疗保健馆和助餐馆”等九个分馆,充分展现居家养老“有事我上门,没事你来玩”的服务理念。
 
  期待:康养中心让养老更暖心
 
  按照居所的不同,目前我国的养老服务主要可以分为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大健康产业的兴起,医养结合、康养结合的也是未来养老发展趋势。居家养老仍是居民养老的主要模式,其延伸模式为“居家养老+社区照料”。
  为进一步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加快养老服务业发展、更好满足群众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不久前,我市印发《六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社区居家养老康养中心建设工作的通知》,决定从今年开始,在我市开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康养中心建设工作。
  据悉,康养中心,即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是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就近为有需求的居家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长期住养、陪伴护理、心理支持、社会交流等服务,作为居家养老服务的基础,是政府为社区老年人提供基本养老服务的重要载体和主要途径。我市开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康养中心建设,其工作目标是到2020年,养老体系更加健全完善,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居家养老基础地位更加扎实,城市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不低于每百户15平方米,农村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达到80%,护理型床位占养老床位总数的比例不低于30%。服务功能包括生活照料、呼叫服务、助餐服务、健康医疗、文化娱乐和心理慰藉,其中,对于老年人特别关心的健康医疗服务方面,康养中心内同步设置社区卫生服务站或社区护理站,配备医务人员,为老年人提供医疗、康复保健等健康卫生服务,为失能、半失能和有需求老人设置家庭病床。另外,还可以开展康复护理、心理咨询、法律咨询等延伸服务。
  康养中心具体怎么建?据悉,2017年开始,首先从金安区、裕安区按照城区每个街道一个、开发区一个开展试点。2017年年底前完成不少于50%试点任务,2018年底前完成试点工作。各县和叶集区要结合本地实际,选择本区域康养中心建设试点单位,在2017年年底前启动试点工作。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