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养老金融 > 其他
岳 磊:养老金融服务——跨界业态下的多元化探索
作者:   来源: 养老金融50人论坛  2017-11-28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
  非常荣幸给大家介绍我写的内容。首先非常感谢董老师和孙老师给我这个机会为大家写这样一个报告,我写的这一块是养老服务金融。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别人说养老金金融和养老产业金融其实都很好理解,养老服务金融是什么?我也思考了很久,觉得既然是一个养老金融的大框架,那把养老金金融和养老产业金融之外的东西归入的养老服务金融。
  我的内容在PPT里面,比较简单的给大家做一下我所做的报告。报告框架,第一部分对养老服务金融概述。从从业者的角度来看养老服务金融现在发展的一个现状,然后分析它现在面临的一个困境,最后再提出政策建议,判断它的发展趋势,基于这样研究的一个逻辑。
  养老服务金融的话,我觉得更加界定应该是金融机构围绕所有人养老消费相关的消费趋势以及需求进行的金融服务活动,因为它是一个更广泛、更大的概念,目标就是为了养老,重点在于服务,落脚是金融。养老服务金融和人整个的生命周期息息相关,从你现在到未来退休之后整个所有的生命过程,你的消费、你的投资都联系在一起。对于整个家庭而言,它是把家庭的经济资源如何配置在现在的各类资产之上。在此基础上,金融机构来研究如何对个人提供相应的养老服务。
  从养老服务基本的内涵,因为我觉得这个东西确实也比较很难去确定,很恰当的给它分类,所以采用了去年三月份五部委发的《关于金融支持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根据它的一些基本的内容做了一个切分,把养老服务金融分成了金融产品、金融服务和一些权益保护。它的特征其实就和整个养老金融都差不多,一个是普惠性的特征,给所有的社会成员,每一个人它都有普遍性的养老提升。另外,养老服务金融肯定是非常注重安全性,特别是我们中老年客户,首先本身他的投资观念比较保守,肯定希望资产是安全的,提供的服务都是相对比较安全的。最后是我们的养老当然是一个很长期,也要追求稳定的过程。
  整个养老服务金融发展现状,首先是近几年,包括从2010年以后出台了一系列针对与养老服务业和金融相关的一些政策。其实在前几年,没有一个系统性的文件对金融如何支持养老服务业有一个界定,去年发了对金融业来讲很重要的文《金融支持养老服务业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从国家层面如何支持养老提出了一些思路。但是这样文件后面缺乏具体的操作,只是在概念性框架上对我们进行了指导。
  我自己在银行业待了7年,现在到了金融业,其实在保险业、证券业都有接触,整个金融的产品也相对会了解一些,所以孙老师让我来写这一块。我也是从养老产品的角度对各个产品进行一个简单的分析,分析我们现在在养老服务上各个行业提供的比较基础的一些产品。
  第一个,银行。银行是养老储蓄,平常老百姓最多的就是存款,也是我们《中国养老金融调查报告》证明现在的老百姓第一选择存款和理财,因为银行本身它有国家背书,有国家信用背书,所以大家都相信它的安全性。从我们现在储蓄来看,国家总体储蓄率一直以来也是非常高,大家把它作为最重要的养老手段。
  第二,养老的理财产品。实质上,没有说一个完全能够和我们现在老年人的风险偏好包括他的投资需求相匹配真正养老的理财产品出现,其实都是在包装了一个养老的概念。现在如果就从我们对养老产品理财的分类来讲,主要第一类就是银行提供给老年客户群体或者是年金业务客户的一类理财。第二类相对于是团体客户的理财产品,其实也是为了满足短期资金的资产配置。第三类是客户群体不确定,很多银行发一个带养老字样的理财,本质上和传统的真正理财产品没有太大的区别。
  第三,商业银行提供了和养老相关重要的产品。住房、反向抵押贷款,用房子去抵押,银行给你做一个贷款,然后让你去做养老的作用。这个和保险板的理财养老其实有一定的相同之处,它和我们传统的住房抵押贷款资金流项是相反的,相当于年轻的时候你来养房子,到了年老房子来养你这样的一个概念。但在实际的运作中,因为也是受到法律政策的限制,包括老年人的条件限制,银行对于选择房子抵押贷款的客户本身要求也比较高,整个的业务量其实现在还是很小的,未来随着政策的完善,也是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另外,银行提供养老服务金融的一个载体。其实就是用银行卡、用账户这种形式去给他提供服务,目前是加载了金融功能的社保卡,因为现在社保卡在国内已经发了将近10亿张,加上金融功能的话,因为我没看,查不到这种数据,因为之前看到有的银行发了1亿多张,有一家银行发了这么多。因为它本身涉及到社保,利用五险一金载体给它提供服务,这是很好账户的一种载体。另外向老年客户发专属的银行卡,把老年客户分类提供对应的服务,包括很多银行都有这种专属的银行卡。
  对保险业现在主要是商业养老保险,今年6月份国家发了《加快商业养老保险若干意见》,对养老保险公司或者是对整个保险行业,是这个行业最重要的产品。从概念上来讲,它对传统的养老保险其实做了一个概念性的扩大,不仅包括了养老风险保障,还包括养老的资金管理。这样的话,在国内过去几年这种商业养老保险发展其实也相对比较缓慢,大家对于长期的这种保险其实并不太感冒,认为整个国内虽然每年保费增长的比较快,但是主要还是以5年保险为主,长期的现金流大家还是不太愿意去购买,没有购买的动力。还有一个,对于保险业来讲比较重要的是个税递延商业保险,确定今年直接落地,对整个保险行业是一个很大的利好。
  保险业试点比较早的是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是保险板的一个方向。把钱做贷款给了养老的客户,他有一个期限,不一定把钱给你养老到死亡,作为保险它会考虑钱我要根据房子的估值,跟你估计寿命,然后给你这个钱到死亡。到今年2017年7月底只有幸福养老一家在做这种业务,有90个老人。本身产品的设计面向对象就是面向于中低收入的家庭、失独家庭和单身的老人,本身中国老人包括家庭对房子的看待还是很重的,作为资产传承的工具,要让一般的家庭把房子拿来给老人养老,很多人在情感和家庭的氛围很难接受的。所以和中国自己的文化包括现在的法律政策都是相违背的,所以以房养老做了三年才做了90个人。
  保监会特批的这样一个养老保障管理产品,其实它是相当于一个类年金的理财。对于团体来讲,就相当于短期的员工福利计划,对于个人银行保障业务,就相当于起点稍微高一点,大约1000块钱,然后能做非标类产品公募型基金的感觉。在报告里面有一张,我看专门讲养老保障的业务,所以我也不详细为大家讲了。
  信托业,现在养老信托发展的也挺慢,只是市场上出现这样一类产品。信托本身它作为养老资产的管理工具,有它自己的优势。但是从现在来讲的话,这种产品还是相对比较少,因为产品供给比较少,只有两三家的信托公司在做这个东西。基金业孙博老师已经讲得很清楚了,我就不再讲了。
  养老服务金融重要的部分,就是我们金融机构为老年人提供一些便利性的金融服务,包括金融网点的优化改造,提供网上服务、移动服务,还有一些综合性的养老金融服务。
  最后一点,我们金融机构还做好一些金融的基础服务,包括我们介入养老金总体的服务,通过周到的服务,特别是做社会保险、企业年金业务,在账户管理、资金的托管、在专业系统方面和人才的培养方面其实已经投入了大量资源,能够做一些很完善基础服务。在老年人的教育和权益保护上,银行各类金融机构也做得非常好。
  现在,对于整个养老服务金融存在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产品的供给不足。本身养老金融方面的需求很大,但是适合产品确实现在市场很少。第二个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特别是银行的养老理财,大家其实本质上就是普通的传统理财加上一个养老的概念,都是保本收益型这种,没有体现出差异化,也体现不出对不同群体风险的分类。
  现在面临的困境是基于各方面的原因。我觉得第一个方面现在还是进入老龄化速度特别快,整个的养老缺乏财富的基础,包括国民家庭资产配置中对金融资产配置也比较低。另外,老年人口现在收入来源比较单一,对于城市老年人收入来讲主要是来源于养老金,对于农村老年人可能还要劳动挣钱或者是靠子女来赡养。
  第二部分整个国民对于金融其实认识不足的,对于利用金融工具金融型养老储备,除了比较了解的存款之外,我觉得大家对其他的金融产品其实是缺乏了解的。
  另外,养老理财骗局比较多,前段时间北京爆发了大的骗局就是以房养老。采用骗子的手段让老人把自己的房子抵押。
  最后一点,整个养老基金服务金融还是需要门槛的,包括之前所有从事养老基金业务,现在是有牌照的限制。整个提供养老金融服务还没有提供一个很稳定的商业模式,可盈利、可持续,能给整个金融机构带来一个更好、更稳定的收益,还是处于发展的初期。
  所以在政策建议这块,就不重点讲了,因为这些东西各位专家提了很多的政策建议。
  最后一点说一下对养老服务金融发展趋势的判断,也是论坛看的比较准的。对于养老服务需求未来肯定是要爆发的,因为老龄化和人口结构未来会发生大的变化。之前包括说2050年整个的养老产业会达到104万亿,占GDP30%多,这样一个大的市场慢慢的需要金融机构去挖掘。
  第二部分是金融改革未来随着我们整个银行包括金融机构它主要的客群,由年轻人变成老年人,它整个的服务模式、整个的盈利模式都会发生深刻的变化。
  第三,我们对于养老服务金融的产品层面上,我认为未来在产品创新上会有更多的发展。第一产品创新还是围绕客户,最基本养老需求出发。你对养老客户的需求,它的分类、分层会更加的容易、更加的方便。第二在金融行业的一个不同业态去融合,包括银行、基金、保险,未来是提供一个融合方案的阶段,包括未来把我们的养老服务和养老产业去结合到一块,现在一些保险公司通过购买保险获得养老社区的方法,它其实是一种创新。未来大家在养老社区和养老产业方面会有更多的创新。
  最后一点,从单一的产品向综合性的产品转变。在金融服务上的话,我觉得不会说大家就提供一个产品完事,因为你提供更多综合性的产品才能把客户给留住,才能获得更好的收益,这也是两个层面。
  一个是在金融服务上,第二类从金融外延上整个的养老服务上。不仅包含着提供金融服务,而且包括与养老相关所有的服务,都可以形成一个产业链,综合性的,关于所有养老性东西都可以为他服务,能够把客户留住。
  最后一点也是大家看的比较多,现在金融科技能够为我们未来的养老金融服务提供一个比较好的发展基础。现在互联网和移动支付的发展,可能老年人不太会用ATM机,不愿意去柜台取钱这种。但是现在给他一个二维码,他就已经会扫一扫、支付、会发红包,这样其实就扩展了金融服务的一个边界。包括未来对农村养老,农村老人,包括对未来更边远地区的服务,其实通过新的技术会有一个更好的延伸。而且现在注重讲到的智能投顾和现在比较热门的区块链技术,这些发展都会对养老服务的未来造成一个很大的影响。
  我的演讲就讲完了。谢谢大家!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