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养老金融 > 其他
胡兵 孙博:养老金金融年度报告——年度行业回顾
作者:   来源: 养老金融50人论坛  2017-11-29

  2016年以来,养老金制度改革持续推进,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市场化运作正式启动、职业年金基金管理暂行办法出台、养老保障管理业务监管加强,政策层面首次提出养老型基金概念。随着政策密集出台和市场积极推进,养老金体系改革正处于加速发展阶段,可谓机遇与挑战并存。在此背景之下,《中国养老金融发展报告(2017)》对养老金金融进行了研究,并形成了“养老金金融年度报告”的课题成果。本课题分为五部分:年度政策盘点;年度行业回顾;资产管理情况;存在问题与挑战;行业发展的趋势与思考。
  
  (一)企业年金规模破万亿,但增速持续下降
  截至2016年底,企业年金运作资产规模首次超过1万亿元,运作组合达3207个。年金资产规模年度增长1496亿元,连续5年增量破千亿,但是受基数持续增加,以及退休参保职工逐渐增多待遇领取增加的影响,年金规模增速从2009年63.2%的高位持续下降,2016年增速仅为16.2%。
  
  (二)全国社保基金规模达到2万亿
  经过15年发展,2016年底,社保基金会管理的资产总额20423.28亿元。其中,基金权益19488.07亿元。在基金权益总额中,全国社保基金权益16,042.58亿元,个人账户基金权益1,181.51亿元,地方委托资金权益2,263.98亿元。这是全国社保基金首次突破2万亿大关,为应对老龄化高峰期养老金支出奠定了基础。
  
  (三)职业年金投资运营相关基础工作推进
  2016年9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联合印发《职业年金基金管理暂行办法》,标志着作为基本养老保险有益补充的职业年金正式启航。随后为完善职业年金计划顶层设计,并细化计划实施方案,人社部又先后发布了《关于职业年金计划备案和编码规则等有关问题的通知》、《关于印发职业年金计划管理合同指引的通知》、《关于印发职业年金基金管理运营流程规范的通知》、《关于印发职业年金基金数据交换规范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对职业年金基金备案编码、合同签署、运营流程及数据交换等方面做了相关规定和统一。
  但是总体来看,除顶层设计之外,关于职业年金受托计划设立、管理机构筛选、基金运营管理和计划监督管理、相关信息系统建设等细节工作尚在进行中,职业年金基金实际投资运营还需一段时期准备。
  
  (四)基本养老金管理机构完成遴选
  2016年3月10日,《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条例》发布,附则第二十九条规定“经国务院批准,理事会可以接受省级人民政府的委托管理运营社会保险基金;受托管理运营社会保险基金,按照国务院有关社会保险基金投资管理的规定执行。”为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入市提供法律依据。该项内容实则对于此前出台的《基本养老保险投资管理办法》中规定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受托人的角色进行了明确,确认了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为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受托人。
  为承接上述工作,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根据工作需要增设养老金管理部、养老金会计部两个部门。其中,养老金管理部主要负责养老基金综合管理,研究提出资产配置计划并组织实施和养老金投资政策和资本市场研究等;养老金会计部则主要负责养老基金的资产、账户管理和独立的会计核算和养老基金资产的托管业务等。
  在上述工作基础上, 2016年11月和12月,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根据《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办法》(国发〔2015〕48号)和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相关评审规定,选出4家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托管机构和21家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证券投资管理机构。至此,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相关管理人招标工作完成,基本养老金入市正式进入倒计时阶段。
  
  (五)养老险公司扩容,新华养老开业,人保养老批筹
  2016年9月,新华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新华养老保险”)正式成立,成为我国第7家养老险公司[原来六家分别为:国寿养老、平安养老、长江养老、太平养老、泰康养老、安邦养老。]。新华养老注册资本5亿元,由新华人寿和新华资产共同发起设立,其中新华人寿持股比例99%,为公司控股股东。2017年1月6日,保监会批复人保集团独家出资设立人民养老保险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40亿元,成为国内第8家养老险公司。
  以经营业务范围分类,可将养老险公司划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是安邦养老,由于没有年金或者基本养老金业务资格,公司主要开展传统的商业保险业务和养老保障产品业务。第二类是国寿养老、长江养老,具备年金和基本养老金业务资格,专门从事养老金和养老保障产品等业务,并不开展传统保险业务,定位为养老金资产管理公司。第三类是平安养老、泰康养老、太平养老,业务相对多元,业务涉及商业保险、养老金资产管理、养老保障产品等。
  从新华养老业务范围来看,涵盖了年金业务、人寿保险和健康保险业务等;人保养老业务范围相对较小,包括团体养老保险、个人养老保险、年金业务等,没有健康保险业务。可见上述两家养老保险公司未来仍将参考平安养老业务模式,兼顾传统保险、年金资产管理和养老保障产品等。这种业务模式具有较高的借鉴价值,原因在于参与年金业务需要获取业务资格,养老保障产品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通过传统商业保险业务对于支撑公司初期发展具有必要性。
  
  (六)养老保障管理产品规模过千亿
  目前具有养老保障管理业务资格机构共有6家养老险公司和建信养老金管理公司。目前,保监会并未对外披露养老保障管理业务相关情况,从各家管理人年度信息披露报告的数据,截至2016年底,全市场养老保障产品规模超过1100亿元。具体来看,平安养老凭借较早产品布局和诸多销售渠道,管理规模超过530亿元,较2015年增加140亿元。紧随其后的是国寿养老,其养老保障产品规模达到271.59亿元。其中,国寿与微信理财通合作的国寿嘉年货币型养老金产品,因其第一个与互联网巨头合作具有先发优势,且收益率略超货币基金收益率,产品规模上涨迅速,对国寿养老的养老保障管理业务规模贡献良多。太平养老与长江养老发力稍晚,规模都在160亿元左右。泰康养老的养老保障管理业务规模仅为6亿元,与其他各家差距较大。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