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近150位人大代表视察养老服务工作,都看了些什么?
作者:   来源: 上观新闻  2018-01-09

  上海是全国最早进入人口老龄化且老龄化程度最深的城市之一,“养老服务”已成绕不开的话题。市人大代表集中视察8日拉开序幕,视察主题就是“养老服务”。在听完市民政局的相关汇报后,代表们兵分六路视察分布在本市各地的养老机构。
  截至2016年底,本市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457.79万,占户籍人口的31.6%;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99.03万人,占20.6%。人口老龄化伴随着高龄化,截至2016年底,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79.66万人;90岁及以上11.21万人;百岁寿星达1959人,2017年已突破2000人,是名副其实的“长寿之城”。(每10万人中百岁老人超过7人为代表性指标,上海达到13.5人)
  与城市老龄化相应的,是养老服务体系的升级与完善。市民政局局长、市老龄办主任朱勤皓介绍说,本市已形成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服务供给体系。市区均制订了养老设施布局专项规划,明确总体目标、规模总量、空间布局等要求,并首次明确了社区设施千人40平方米的指标。截至2017年底,共有养老机构706家,床位13.79万张。同时,探索新型养老服务模式,在中心城区,探索社区嵌入式、多功能、综合性养老服务模式,单一型的长者照护之家,综合型的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到2017年底,已建成100家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在郊区农村地区则是村组睦邻点。
  第三路视察的就是瑞金二路街道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这个建筑面积800平方米的为老服务中心共有44张床位。中心对社区内各类为老服务项目进行了有效整合,把综合受理窗口,长者照护之家、社区养老服务合作社、老年人日托所,助餐点、医疗卫生点等整合其中,逐步实现“一站式综合服务、一体化资源统筹、一网覆盖的信息管理、一门式的办事窗口”等四个功能。
  中心负责人介绍说,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依托区“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系统”,开展老年人照护需求评估;通过“一话”助老热线962100,全天候24小时为社区老人提供便捷服务,“一网”瑞金街道手机APP为老服务板块,为有需求的社区老人提供便捷服务;并利用物联网技术,通过智能防跌掉手环、智能睡眠监测床垫和智能健康检测仪,对老年人安全、健康等提供大数据服务。因为智能床垫监测出的血压数据不正常,一位老人入院检查发现了病症,及时进行治疗。
  很多代表对“老人照护评估体系”感兴趣。统一需求评估是本市养老服务体系的“守门人”。2014年,整合卫生、民政、医保等领域各自执行的老年人身体状况指标,形成了一套统一的老年照护需求评估参数和照护等级标准,照护等级分为1-6级。2016年下半年在上海全面推开。截至去年底,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累计申请8万多人,已评估7.5万人。
  代表们对这个数据显然还不太满意,“相比本市的实际老年人数,这个评估申请涉及人数还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市人大代表陈麟说,根据评估体系,如果照护等级在二级以上,可以享受一周三次的上门照护,可是很多老人根本不知道这个政策,也就谈不上评估申请,如何让老人以及老人的家属知晓这些养老政策和福利,有待跟进。
  在许丽萍代表看来,这个评估数据的公平匹配也很重要。市民政局表示,这套评估系统有明确的评估标准,评估人员需要经过专门的培训。据悉,目前,统一需求评估工作正在按照本市长期护理保险试点推进的相关要求,加强衔接与完善,以更好地发挥需求与服务对接“守门人”的作用。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