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养老金融 > 其他
王彦杰、胡俊英:海外养老金资产管理现状与趋势——发展特点与趋势
作者:   来源: 养老金融50人论坛  2018-01-16

  养老金资产管理是实现养老金保值增值的主要渠道。了解海外养老金发展现状,研究国外养老金投资运作方式以及不同类型养老金的资产配置特点和趋势对完善我国养老金资产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中国养老金融发展报告(2017)》对海外养老金资产管理进行了研究,并形成了“海外养老金资产管理现状与趋势”的课题成果。本课题分为四部分:海外养老金发展概况;海外养老金资产管理国际经验;海外养老金资产管理发展特点与趋势;对我国养老金资产管理的启示。
 
  (一)资产配置是影响养老金长期投资回报的关键
 
  养老金作为长期性资金,其长期投资能力主要体现在资产配置上,资产配置是养老金实现长期投资目标和控制风险的重要手段,发挥着控制风险和稳定收益的重要作用。从国外养老金投资来看,资产配置是核心,是影响长期投资回报的关键因素。从海外公共、补充养老基金配置趋势看,有如下几个特点:
  首先,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在逐渐提升。一方面,虽然公共养老基金更注重资金的安全性,但是养老金作为长期资金,在权益投资中,可以通过时间换空间减少波动,实现长期稳健回报,另一方面,在增值压力不断增加的情形下,公共养老金必须通过增加权益类资产的配置比例以提高收益率。从17个OECD国家的公共养老基金和养老储备基金资产配置情况来看,固定收益类资产平均占比从2010年的60.3%下降至2014年的56.2%,权益类资产配置占比提升至30.3%。补充养老基金作为个人养老的补充和额外保障,风险承受意愿和能力更强,配置于权益的比例较高。此外,2005-2015十年间,补充养老基金加权平均资产配置方面,权益类资产占比最大,维持在40%左右,固定收益类资产占比34%左右。此外,由于是长期资金,流动性资产占比一直维持在3%左右。
  其次,另类资产占比逐步上升。金融危机之后,随着利率的持续下行、公开市场收益的走低,为了分散风险和获取更高的投资收益,补充养老基金资产配置逐渐从传统资产类别向另类资产转移。过去十年间,31个OECD国家补充养老基金在另类资产上的配置从17%增加到了24%,其中英国养老金的增幅最大,从2005年的27%增加16个百分点至43%;其次是以色列由5.2%增加10.5个百分点至15.7%,加拿大养老金的增幅也有10.4个百分点,另外葡萄牙、奥地利对另类资产的配置也超过8个百分点。17个OECD国家的公共养老基金(含养老储备基金)对另类资产(含基础设施)的配置也由2011年的11.2%上升至13.5%。
  这是因为,另类资产投资具有长期投资回报高,与其他传统资产投资相关性较低等优势,对于规模大且具有长期投资特性的养老金资产来说,能提供更好的风险收益匹配。下图为截至2015年末另类资产最近10年年化投资收益情况,可以看出,另类投资长期投资回报具备明显优势。
 
  (二)投资方式直接与委托相结合,以委托为主
 
  由于资本市场环境复杂,资产类别日益多元化,养老金资产的运营管理方式日益市场化,投资方式逐渐转变成以委托投资为主。一方面,国际上大多数公共养老基金的管理机构源于政府授权,其运作机制、薪酬水平与市场化运作的资产管理公司有一定差距。另一方面,养老基金通常规模很大,对安全性要求较高,为了优化风险与收益,取得较好的长期收益水平,通常需要投资多类别资产、跨市场投资,这往往需要借助外部专业力量来提高基金的投资收益水平。因此,大部分国家的养老基金管理机构均采用直接投资和委托投资相结合的方式,且近年来随着养老基金投资策略的多元化、投资地域的跨市场化、人口老龄化导致的支付压力日益增大等因素,委托投资的比重逐步增大。
  目前,大多数国家养老基金管理机构在现金、债券等传统资产上采取直接投资的方式,在权益、另类资产方面由于专业性受限而采取委托投资的方式;从投资策略来看,被动策略由于主要跟踪指数,对投资能力要求不高,且直接投资管理成本较低,通常采用直接投资的方式。整体来看,委托投资有利于分散投资风险、降低管理成本、获取超额收益。
 
  (三)受托机制,决策与执行相分离
 
  从养老机构的运营方式来看,大部分国家采用受托人制度,特别是公共养老金。通常国家会任命政府部门或成立专门机构作为公共养老金的受托机构,通过制定法律明确其受托管理职责,具有独立的投资决策权,尽可能避免政府对养老基金投资的过多干预,该受托机构履行受托管理和监督职能,负责基金的资产配置等重大决策,而投资决策的执行交由专业的资产管理公司,负责具体的投资运营,实现投资决策和投资执行的分离。
 
  (四)公募基金在补充养老金中扮演了日益重要的角色
 
  截至2016年末,养老基金资产规模在全球占比超过六成的美国,其DC计划和IRA投向公募基金的占比分别为55%和47%,而在1990年,DC计划投向公募基金的比例不足10%,同样IRA在1990年投向公募基金比例也仅为22%;2015年末加拿大第二支柱中投向公募基金的占比为48%,第三支柱中个人税收优惠养老储蓄计划((Registered Retirement Savings Plan,简称RRSP)和(Tax Free Savings Account,简称TFSA)中投向公募基金的比例分别为52%和25%;香港强积金中有超过90%的比例投向公募基金;台湾第三支柱中约80%投向公募基金。
  公募基金因其信托关系落实充分、强行托管机制、严格的信息披露制度、专业的投资能力等在海外养老金资产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政府在个人养老产品设置和立法保护等方面也起到推动作用。美国劳工部推出的QDIA四类默认基金中,目标日期基金、目标风险基金两类公募基金以及运用这两种策略的其他产品是主要选择,选择这些产品而没有选择保险等其他理财产品的原因是:长期表现比较稳健、有合理的收益前景以及能够抵御通货膨胀。智利也提供了5只目标风险基金供个人养老金投资者选择。英国、香港也都将公募基金作为个人养老金投资的默认选择。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