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海实事项目提出新增七千张养老床位
作者:   来源: 澎湃新闻  2018-01-17
 

  1月16日,2018年上海市政府实事项目公布,共十个方面31件。这批实事项目兼具托底性、普惠性、导向性、协同性,更加注重慰老爱幼扶弱,解决特殊困难群体最迫切的民生难题。加大公共服务供给,重点向郊区和薄弱地区倾斜。倡导绿色健康生活,提升市民居住环境和生活品质。提升安全保障能力,维护城市正常运行秩序。
  
  为老服务
  

  在2018年上海市政府实事项目中,其中一项是“新增7000张养老床位;改建1000张失智老人照护床位;改造40家郊区农村薄弱养老机构等”。
  1月15日,记者在黄浦区五里桥街道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看到,这家拥有87个养老机构床位、13个长者照护之家床位的为老服务中心已进入试运营阶段,虽然入住老人尚在评估阶段,但硬件和软件都已完备。该为老服务中心于2017年12月建成,建筑面积3700平方米。面向全体社区老人,集机构、社区、居家养老为一体,兼具医养特色。走进一楼服务大厅,右侧是“一站式”服务受理区,为有需求的老人及家属提供咨询、申请、受理、评估、登记等各类服务,左侧的休息区如同家庭客厅的单元空间,带给老年人及家属亲切感,开放式的交流空间也为老人及家属提供互相交谈的场所。
  一楼多功能服务区有接待相谈室,为老年人提供心理咨询、法律援助等服务项目,另有卫生医疗点、社区护理站、医疗室、处置室等为老年人提供各种服务。该为老服务中心除了设置必备的扶手,还在各楼层特意设置了休息座椅,方便老人使用。在电梯内也有醒目的导视信息,较低的高度让坐轮椅的老人也能方便查找。中心设有助餐点及厨房,每周更换营养膳食菜单。餐厅还为有需要的老人提供专业适老餐具、餐桌椅。二楼有日间照护中心,提供错时服务,提高托位使用率。日间照料服务延伸,提供居家上门服务。长者照护之家,为街道需要短期托养的老人提供喘息式服务。社区助浴室,为社区洗澡困难的老人提供助浴服务,配有适老化助浴椅子、沐浴用品、梳子和搓澡巾,防滑垫和对讲设备。
  值得一提的是,五楼墙面上各类老上海的手绘场景让人仿佛回到了那个年代,就连头顶的灯具也都是老上海的风格。再往走廊深处走,从田子坊到步高里,记忆一下被拉回那个令人无法忘怀的年代。这就是五楼的特别之处,这里是专为失智老人设置的空间。除了100个床位,五里桥街道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还提供15个“日托所”(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托位服务。像“托儿所”一样的“日托所”,是指主要为社区中度的失能失智老年人,以及其他生活自理困难的高龄、独居等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精神慰藉等日间托养服务的设施,是老年人在社区养老的重要设施。据上海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18年,上海市政府实事项目计划再新建80家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到2020年底,上海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将建成800家。
  
  旧住房综合改造
  
  上海始终重视旧住房修缮改造工作,不断推进旧住房综合改造工作。
  “十一五”(包括迎世博600天整治)和“十二五”期间,上海全市一大批旧住房得到修缮改造、居民居住条件得到有效改善。“十三五”上海市旧住房综合改造重点推进的是成套改造、厨卫综合改造、屋面及相关设施改造等三类旧住房综合改造。整个“十三五”计划实施1500余万平方米,受益居民约30万户。“按照这个目标,我们将推进实施旧住房综合改造,切实改善市民群众居住条件纳入了2018年的市府实事工程,计划任务为300万平方米,受益居民约6万户。”上海市房屋管理局城市更新和房屋安全监督处(历史建筑保护处)相关负责人表示。
  目前,上海市城市建设的指导思想已经转移到“留改拆并举,以保留保护为主”的方针上来,以传承城市的历史、文化、内涵为先,同时尽最大努力建立机制、创新办法,改善旧区内群众居住条件。
  上述负责人介绍,将根据城市有机更新的工作要求,2018年上海市旧住房综合改造工作的推进重点是依据《关于加快推进本市各类里弄房屋修缮改造工作的通知》和《上海市各类里弄房屋修缮改造技术导则》明确的工作内容,加强上海市各类里弄房屋修缮改造工作的推进,做到“确保结构安全、完善基本功能、传承历史风貌、提升居住环境”的工作目标。
  其称,近年来各区开展旧住房综合改造的积极性都很高,根据区域实际情况和特色,因地制宜探索修缮改造形式,结合小区综合治理形成了不少有亮点的特色项目,“我们将继续鼓励各区不断丰富改造内容,在各类旧住房修缮改造中将管线入地、二次供水改造、消防设施改造、截污纳管、积水点排除、光明工程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按照‘便民、利民、少扰民’原则,根据条件一并综合实施。”
  上述负责人表示,2018年他们将继续积极创新改造机制和方式,推进历史风貌保护街坊内部整体改造、旧住房拆除重建改造等各项保留保护改造和旧住房综合改造试点工程和政策研究完善。
  
  附:2018年上海市政府实事项目
  一、新增7000张养老床位;改建1000张失智老人照护床位;改造40家郊区农村薄弱养老机构;新建80家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为符合条件的长期护理保险参保老年人提供300万人次的居家照护服务。
  二、开设500个小学生“爱心暑托班”;开办20个社区幼儿托管点;帮助8000名长期失业青年实现就业创业;新增1000处方便户外职工休息的“爱心接力站”。
  三、完成300万平方米(6万户)旧住房综合改造;完成2500万平方米郊区居民住宅二次供水设施改造。
  四、完成10万户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改造;完成中心城区11条道路积水改善工程。
  五、建成2000个再生资源回收服务点,推进区和街镇再生资源场站建设;新建500家社区智慧微菜场;培训家政持证上门服务人员4万人。
  六、基本消除50处道路交通拥堵点;创建100个停车资源共享利用项目;推出“车管到家”服务,实现群众足不出户办理27类车管牌证服务事项。
  七、创建5400个社区民警微信警务室,为群众提供贴身公共安全服务;在部分区域试点布建118套智能安检系统,实现“全覆盖、非接触、不停留”安检;为100栋高层公房或售后公房、80个老旧小区实施消防设施增配或改造;组织全市居民小区开展1次逃生疏散演练;新建7个医疗急救(120)分站。
  八、新增立体绿化40万平方米;建设绿道200公里。
  九、新建80条市民健身步道;新建改建60片市民球场;新建改建300个市民益智健身苑点。
  十、提升4500个标准化居村综合文化活动室(中心)服务功能;完善提升20座综合旅游服务中心功能。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