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医养结合 提升云南养老机构养老的服务能力
作者:   来源: 云南网  2018-01-29

  当前我省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快速发展阶段,老年群体的养老和医疗问题日渐凸显。云南省政协委员琚坚调查后发现,云南当前大部分养老机构实行的是医养分离模式,使资源难以有效整合,服务供给效率不高,导致老年人在养老和医疗两方面的支出都较为沉重。
  琚坚认为,一般来说,医养结合中的“医疗服务”既包括对疾病的诊治,也包括对慢性病的护理、临终关怀等内容,而“养老服务”主要涉及生活照料、文体娱乐等内容。针对老年人不同时期身体健康状况不同,对其实施“医”和“养”的侧重点也不应相同:当他们身体状况良好时,应主要为其提供生活性照料,以“养”为主,适当预防疾病即可;当身体状况不佳时,及时就医;当生病转好后,侧重于为其提供康复护理照料。
  预计到2020年,全省60岁以上老年人将达到607万,占总人口12.4%。其中,约有3.6%的失能老年人生活完全不能自理,32%的(包括半失能)老年人需要适度照护。老年人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和生活照料需求叠加的趋势越来越显著,医养结合供需矛盾亟待解决。
  琚坚表示,云南确定了昆明市、曲靖市、西双版纳州为国家级医养结合的试点地区,以及昆明市官渡区等19个省级试点地区(以县区为单位),并取得了一些成绩和经验。但是,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多方面因素制约,我省的医养结合工作起步晚、起点低,同时,未富先老、未强先老、未备先老、渐富快老等全国共性问题在我省尤为突出。
  针对我省现存的养老事业发展不足,难以满足广大老年人的需求等问题,琚坚提出,应实现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证照“双证合一”;政府要加大投入,分类分层配置资源,同时也要调动市场与社会力量,既要确保公共资源对“三无”、“空巢”、高龄等老人的养老医疗服务供给,也要满足低龄、中高龄普通健康老人的养老及医疗的需求;培养高素质的照护人员,除了日常生活照料,还应该将精神和心理方面的关爱和呵护提升到相应地位;更重要的是要将医疗保健、康复、慢性病管理及急重症绿色通道植入,以保障老年人安度晚年。最后,应积极探索中医治疗和养生植入养老机构得新模式成为“医养结合”实践的新路径。让每一位老人都能“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