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沧州探索农村养老新型模式,老人免费就餐
作者:   来源: 沧州晚报  2018-01-30

  造型别致的寿桃香甜可口,馅大皮薄的水饺热气腾腾,荤素搭配的烩菜香味四溢……1月25日,献县垒头乡苑垒头村的40多位老人来到村里的老年互助幸福院,高高兴兴地吃起志愿者做的“爱心饭”。从此,村里的空巢、孤寡、病残等老人都可以来爱心互助食堂就餐,不必再为一日三餐担忧。村里计划将这些老人的土地集中流转,所得收入除了能作为爱心互助食堂的运行资金来源之外,还能为这些老人分红。据悉,这是全省的首家爱心互助食堂。这种农村养老模式的创新以及长效机制的探索,引起北京、石家庄等地志愿者的关注。
 
  村里建起爱心食堂,老人可来免费就餐
 
  得知村里老年互助幸福院的爱心食堂要在1月25日正式启动,苑垒头村民苑世锤当天早早就赶了过来。没有老伴也没有儿女的他一直和83岁的老母亲相依为命。他想亲眼看一看这幸福院怎么个互助法,这爱心食堂的饭菜香不香,哪些人才能吃上。苑世锤进了院子,看到从沧州市区、保定、廊坊、石家庄、北京等各地赶来的志愿者送来的洗衣机、电视、棉鞋、水果、米面油以及衣服等各种爱心物资堆了近半个院子。院子外面,志愿者组织的演出节目一个比一个精彩,引得现场掌声不断。临近中午,红花绿叶的寿桃和热气腾腾的饺子首先端上了桌。“真香!”“好吃!”……苑世锤和村里的40多位老人被请上桌围坐在一起,吃着香喷喷的饺子夸个不停。这时候,院里两口大锅里的肉烩菜即将做熟,做饭的志愿者刚打开锅盖,诱人的香味随着热气一起溢出来,飘满了整个院子。接过志愿者盛好的饭菜,老人们的脸上洋溢着满足和幸福的笑容。
 
  村干部腾出自家房子,爱心人士捐3万多元
 
  记者采访时得知,苑垒头村爱心互助食堂的成立,离不开河北省爱心互助协会沧州分会筹备委员会志愿者以及众多爱心人士的努力。最先提出建立爱心互助食堂建议的是原省司法厅巡视员任建庆,他曾在献县进行4年扶贫工作。任建庆发现,农村的扶贫问题很多时候是“扶老”问题,这些老人的养老问题急需解决并建立长效机制,他便提出建立爱心互助食堂的倡议。一直致力于助老、助贫、助学、助残等公益活动的志愿者在实地调研时得知,献县苑垒头村有40多位空巢、孤寡、病残老人,便萌生了帮村里建起爱心互助食堂的想法。志愿者的建议得到村干部和众多爱心企业的支持。志愿者李彦蒲告诉记者,协会的志愿者以及爱心企业家共为爱心互助食堂捐款3万多元,还捐献了大量爱心物资。其中,垒头乡爱心企业家秦德桥为爱心互助食堂捐款1万元,有机葵花籽油100公斤。苑垒头村党支部书记苑洪涛更是腾出自家的12间房子作为老人的互助幸福院。
 
  爱心食堂“自我造血”,创新农村养老模式
 
  记者了解到,村里的爱心食堂主要对村里的空巢老人、孤寡老人、病残老人等开放。他们有的因年龄太大、身体不好无法做饭,或者生活中有其他困难。村里通过互助幸福院把这些老人聚在一起互助养老,能做饭的老人为大家做饭,能刷锅洗碗的老人就为大家刷锅洗碗,能洗衣服的老人就为大伙儿洗衣服……大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通过团结互助来解决一日三餐等基本的生活问题。
  苑垒头村党支部书记苑洪涛告诉记者,除了帮助这些老人解决温饱问题,幸福院还为老人准备了象棋等,丰富他们的生活。如果老人累了,还有床铺可以临时休息。爱心互助食堂当天的食用材料,全部由志愿者和爱心人士、爱心企业捐献,但爱心互助食堂的运行不能长期依赖志愿者和爱心人士,还需要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所以,村里和志愿者几经探讨,计划将这些老人的土地集中流转,成立老年人合作社,除了为老人按股分红外,还能将其中的一部分收入作为爱心互助食堂的运行资金。此外,村里规划出12亩地,让这些闲不住的老人种植蔬菜或者养殖鸡鸭等,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苑垒头村这种农村新型互助养老模式的创新和探索,引起了北京、石家庄、廊坊等地志愿者的支持和关注,他们特意在爱心食堂启动仪式当天赶到现场进行体验,并为老人送上捐款和爱心物资等。
  河北省爱心互助协会沧州分会筹备委员会会长王东纪和副会长任永杰表示,如果苑垒头村爱心互助食堂能运行成功,他们将把成立爱心互助食堂的这种互助养老模式引鉴到其他乡镇,希望能通过大家的努力,为更多的老人解决养老问题。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