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这件事,代表委员们开出了“药方”
作者:   来源: 人民网  2018-01-30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在人民网福建频道推出的“福建两会民声调查”中,“养老”高居网友投票榜单第6名。针对养老问题,代表委员是怎么替网友们发声的呢?作为“加快补齐民生重点领域短板”之一,如何有效保障老年人服务需求,特别是加强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的队伍建设,今年受到了不少代表委员的关注与讨论。“养老机构供给不足,缺乏医疗服务,居家养老医疗服务功能不完善,从事老年人医护的专业人才少。”福建省政协委员、南平市人民医院副院长潘丽贞总结概括了目前福建省的养老事业现状。福建省政协委员、莲花集团董事长陈照玉来自农村基层,他深有体会,“老年群体中的高龄化进一步显现,特别在农村,‘空巢’化特征越来越明显,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更加严峻。”据不完全统计,福建省有养老机构1200余个,其中公办养老机构950余个,民办养老机构270余个。面对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福建出现了公办养老机构“一床”难求、民办养老机构“收费高、接收标准高”的尴尬局面。“养老事业还存在政府部门重视和规划协调不够、医养结合服务规范不够、社会力量参与不够等问题。”福建省人大代表、省人大常委会研究室副主任陈书侨说。到2020年,福建省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超过615万,到2030年这一数字将达到740万,养老问题严峻,而目前福建养老服务业总体较为薄弱。今年福建省两会上,委员代表们纷纷开了详细的“药方”。
  潘丽贞认为,应该推动养老服务队伍能力建设。她建议,依托福建专业院校,定向委培老人和老年病护理专业人员,建立老年人医护人才储备库。还可以探索建立养老服务志愿者积分制,对志愿者进行量化管理,实行服务积分“兑换”,逐步完善以精神鼓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的激励机制,来促进社会养老事业可持续发展。“要高度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放宽放活医养相关政策,大力培养从业人员,鼓励社会组织发展养老产业。”陈书侨建议。“可以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有效利用农村的闲置资源,在具备旅游等资源的乡村开发康养中心,推进康养产业的发展。”福建省政协委员、民革福建省委专职副主委董良瀚经过基层调研后,已经形成完整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福建省人大代表、永安市燕西街道新安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王清芳建议,提高社会治理创新、社区队伍建设及服务水平,完善落实社区养老服务支持政策,建立社区助老护理员公益培训制度。还有委员建议,政府把养老问题作为主要工作绩效指标之一,政府搭建信息平台,引导老年人居住地、具有照料能力的家庭和老年人家庭形成双方协议的帮扶式托管。照料家庭人员根据双方合同协议事项为老年人提供照料服务。老年人及其赡养人根据双方合同约定支付照料人报酬。
  今年福建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到,2018年福建将新建150个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照料中心、400个农村幸福院,实施乡镇敬老院转型升级工程。同时,全面开放养老服务市场,引导和鼓励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养老服务,壮大养老专业化服务组织,新增养老床位1万张以上,6月底前完成已建养老机构安全达标和设立许可。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