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东莞今年将增养老床位逾500张 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
作者:   来源: 搜狐  2018-02-01

  养老问题备受关注。昨日,记者从2018年全市民政工作会议上获悉,今年东莞将加快出台《养老机构资助办法》,进一步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业的积极性,力争全年新增民办养老机构2间,年度实现增加养老床位500张以上。
 
  去年建民办养老机构3家
  市民政局局长莫淦泉在昨天的会议上表示,在养老服务上,去年东莞确定万江、寮步、高埗、洪梅、东坑、中堂,道滘7个镇街敬老院作为试点单位,将东坑医院、洪梅医院、沙田敬老院、万江福星女儿家护理院确定为医养融合试点单位,其中东坑医院养护院、万江福星女儿家护理院医养融合项目已投入运营。为满足老人的养老需求,去年,东莞新建民办养老机构3家,增加养老床位983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数达34.05张。在居家养老服务方面,去年东莞投入3578.93万元,为16905名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全市享受平安铃服务的老人达14063人。此外,东莞持续推进“银龄安康行动”,受惠老人22.57万名,开展高龄津贴发放对象资格验证及系统资料自查补录,发放高龄津贴约1.2亿元。
 
  发放低保金7434.7万元
  去年,全市社会救助水平在不断提升。东莞的低保标准、城乡低保补差、特困供养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880元、753元和1408元。全年共发放低保金7434.7万元。东莞的福利慈善事业也在不断发展。去年,东莞出台《东莞福彩关爱基金临时救助办法》及《东莞市医疗救济基金会救济办法》,施行分级分类救助,累计救助1049人次,发放救济金540万元。
 
  探索“互联网+养老”模式
  今年,东莞将继续在扩容增效提升上下功夫,健全老龄工作服务体系。其中包括加快出台《养老机构资助办法》,力争全年新增民办养老机构2间,年度实现增加养老床位500张以上;制定《关于开展养老服务评估工作的实施意见》,开展全市养老服务对象全面评估;建立完善老龄信息数据库,提供精准服务。同时,出台《居家养老服务管理办法》,明晰服务对象和标准,扩展送餐、康复、日间照料等服务,切实提升全市居家养老服务整体水平;积极探索发展“互联网+养老”的模式,逐步实现“安全守护、医疗康复、生活照料、精神慰藉、运营监管”五大功能;加快推进医养融合发展,鼓励具备一定规模的养老机构开展医疗服务等。在社会救助方面,今年,东莞将建立特困人员护理工作制度,落实敬老院责任保险工作,完善低收入家庭核查核对工作机制,探索开展为困难群众购买商业保险工作。完善跨部门、多层次、信息共享的救助对象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加快核对系统数据共享工作,拓展核对系统数据分析服务领域。东莞还将继续在重点项目实施上下功夫,加快福利慈善事业发展。其中包括启动市社会综合福利院项目建设,开展市社会福利中心医养结合项目论证等。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