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五届人大一次会议期间,市人大代表陈良玉提出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养老行业,建立完整服务体系和监督机制的建议。陈良玉说,目前我国养老人口数据统计显示,2016年我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3086万人,占到总人口的16.7%。随着老龄人口的增长,国家对养老产业投入了大量资金,民营资本也积极参与,但现有的养老体系,更多的是针对生活尚能自理的,能基本保证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依,却忽视了老有所终的问题。尤其是那些部分失能和完全失能的老人。养老院不愿意接受失能老人,劝家属接回家照顾。家属一方面不放心将老人交由养老院,另一方面也没有时间来照顾老人。这一社会矛盾将会随着老龄人口的增长日益突出。
陈良玉说,整体来讲,目前养老院存在以下几个突出问题:缺口大,等级差别大,尤其是条件设施较好的公立养老院更是一床难求,导致高价抢床位仍一床难求的现象出现。为了让老人得到更好的照顾,家属私下给护工送红包。护工之间相互攀比,老人却未得到更好的照顾。缺乏标准的行业规范,从管理人员到护工,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甚至缺乏基本的医疗常识,一旦老人突发疾病,很容易因救治不及时发生意外。政府监督体制机制不到位,许多养老机构存在隐患。
陈良玉建议,要推进分层次养老机构建设,形成公益性、营利性,互相促进、互为补充的格局,真正满足不同层次的养老需求。政府干预出台行业规范性标准,根据其环境、设施、设备、管理、人员素质等各方面,由老人和家属打分进行等级评、挂牌,由政府监督备案管理,并以此确定其服务范围及收费标准。政府规范监督机制并具体落实到相关单位,根据备案情况定期不定期对各养老机构进行年审和抽查,及时发现问题。对运营良好管理完善的可给予政策性或资金方面的扶持;对不按行业规范标准执行存在隐患的予以取缔。情节严重者,应追究管理者的法律责任。养老院需专业针对部分失能和完全失能老人,提供把老人看护到终老的养老服务。以政府为主导,依靠专业的医疗机构建立养老院从业人员配训考核机制,免费提供各项培训及考核,提供就业平台,持证上岗,为养老院输送人才的同时也解决了部分社会就业问题。对于表现优秀的养老院工作人员,其家属或本人可优先享受养老福利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