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认识、创新实践,积极应对和解决老年社会问题
作者:   来源: 江苏民政网  2018-02-08

  做好老龄工作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弘扬中华民族敬老、养老、助老传统美德的重要体现。如皋现有140.8万人口,其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30.7万,老年人占总人口21.8%,90岁以上的6380人,95岁以上的2300人,100岁及100岁以上的老寿星251人。人均预期寿命77.6岁,比世界平均预期寿命高10岁。随着我市人口老龄化步伐的不断加快,老龄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为了积极应对和解决老年社会问题,我们在推进老年事业中进行了有益探索和创新。
  
  一、创新实践,不断探索老龄工作方法
  

  (一)构建老龄工作组织网络。层层明确老龄工作责任人。我市明确各级、各部门党政一把手为老龄工作第一责任人,分管老龄工作的领导为老龄工作主要责任人。要求老龄工作责任人带头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决定》和《老年法》,高度重视老龄工作,老龄工作列入党委、政府议事日程,把老龄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带头为老服务办实事,对老龄工作提出明确的目标、任务和要求,凡涉及全市老龄工作的意见都力争市政府或两办下发文件。今年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和老龄委又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发挥党员干部尊老敬老模范带头作用的意见》,组织人事部门把党员、干部尊老敬老养老情况列入考核考察的重要内容并实行一票否决。建立老龄工作委员会。全市20个镇都建立了老龄工作委员会和老年协会。老龄委主任由分管党务工作的副书记兼任,副主任由分管民政和老龄工作的副镇级领导同志和老干部支部书记兼任,委员由组织、财政等部门负责同志组成。老龄委办公室主任由镇民政助理兼任。遇有人事变动,及时调整充实。村(居)建立老年协会。各村(居)都建立了老年协会,村(居)主任担任会长,退下来、有威信的老支书担任副会长。建立老年权益援助站。各镇法律服务所都建立了老年合法权益援助站,为老年人提供优质、低廉或无偿的法律服务。对赡养案件优先收理,优先审理,优先执行。
  (二)创新“六有二查”养老模式。从弘扬孝道传统和敬老美德的角度出发,我们在深入乡镇调研的基础上,把赡养责任结合实际加以细化、量化、形象化,创造了“六有二查一公布”的养老模式。“六有”即有一颗尊老敬老的孝心、有一间通风透光的房间、有三餐适口的饭菜、有一张温暖舒适的床铺、有一年四季的衣服、生病后有及时的治疗护理;“二查”即夏查蚊帐席子、冬查棉衣棉被;“一公布”即以村居为单位在黑板报或广播里公布养老典型状况。这一模式曾被《江苏老年学通讯》、《全国老龄工作》等刊载,并得到国家老龄办的肯定,在全省推广。
  (三)实施“八个一敬老工程”。为了改善老年人的生活,打造长寿之乡品牌,经市政府常务会议讨论并下发了文件,明确了“八个一敬老工程”。即“发一项长寿补贴、发放一瓶牛奶、进行一次体检、开展一次慰问、组织一次祝寿、实行一次馈赠、给予一次褒奖、一系列优惠待遇”。中国老年报以《敬老潮涌长寿乡》为题,报道了我市的老龄工作和“八个一敬老工程”。今年我市又出台了六项惠老规定:对百岁老人每月补贴标准提高到100-160元;对95岁以上老人的牛奶补贴由每天一元提高到每天二元;对90岁以上老人每年给予120元尊老金;对子女均已参加社会保险的年满70周岁的老年人每月发放30元补贴;对农村老党员合作医疗报销提高10%,对老退伍军人、老复员军人、老残废军人合作医疗报销比例提高10%;对分散供养的五保老人养老金标准提高到2320元,对集中供养的五保老人养老金提高到2720元。
  (四)多元化拓展提升老年事业建设水平。老龄事业是社会事业,要坚持“老龄事业社会办,社会办老龄事业”的发展方略。作为主管老龄工作的市民政局、老龄办来讲,要树立大老龄的理念,支持和引领社会力量参与到老龄事业的发展中来。社会养老服务事业呈现着多格局发展的喜人态势:政府不断加大投资力度,目前全市20个镇个个都有敬老院,有2300多名五保老人入住。社会力量创办的老年公寓,家庭托老院有16家,不断满足着社会老人的托老需求,目前有280多人入住。多方筹资,积极发展提升老年事业建设水平。在如城征地43亩,筹资3000多万,兴建了市社会福利中心、市老年公寓,主体四层,局部五层,建筑面积1万多平方米,现已全面竣工,即将交付使用;发动上海阳光集团董事长张德璜、张志镕捐款400万,在家乡如皋林梓镇兴建了阳光老年公寓;加力医院投资近千万,兴建了长寿公寓和老年护理院。江陵建筑集团投资1.08亿元,在如城西郊兴建了占地50亩、建筑面积4万多平方米、600个床位的怡园老年公寓。北京民营企业家许宏斌投资近亿元,在如城镇城西村兴建了东方大寿星园,园内有一尊58米高的大寿星铜像,还有如皋108位百岁寿星和如皋古今长寿名人铜像,在原址征用600亩地新建星级老年公寓,并创建长寿产业基地。全市老年事业建设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五)积极开展老年科学研究。我们成立了长寿研究会,还与卫生局和复旦大学生命科学院联合成立了中国?如皋(复旦)长寿研究所。今年对全市95岁以上的长寿老人都进行了体检和抽血化验,做了基因检测,复旦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金力举办了“长寿论坛”,取得了初步的成果,并在第四届长寿文化节期间,与我市环保、卫生、长寿集团等单位签订了合作协议,将科研成果服务于如皋的经济发展。
  
  二、注重成效,不断开创老龄工作新局面
  

  (一)敬老爱老蔚然成风。我们在全市中小学中开展了“写敬老文章、做敬老好事”的活动,征集敬老文章1000多篇,20000多人次参加敬老做好事活动。如皋邮政局137名乡邮员,在全市137条乡间邮路上,与137户孤寡老人结成爱心帮扶对子,义务承担起份外的照顾孤寡老人的社会责任,数年如一日,用真心、真情帮扶了210多位孤寡老人,为孤寡老人办实事、做好事、解难题,形成了一条条“爱心邮路”。“爱心邮路”使老人孤寡不孤独,长寿又长乐。“爱心邮路”是名副其实的连心之路、文明之路、和谐之路。各镇还开设了爱心超市,为特困老人提供急需的生产资料和生活用品。今年我们在11个社区创办了示范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目前已有276位老人接受服务,全市敬老助老蔚然成风。
  (二)老龄工作亮点纷呈。如城镇大治街道老年协会荣获省优秀老年协会,安定社区荣获全国敬老模范社区。敬老助老的“爱心邮路”被评为江苏省十大优质服务品牌,成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重大典型。如皋邮政局成为全国文明单位。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各大新闻媒体报道了爱心邮路的事迹。如皋老年大学荣获江苏省优秀老年大学。如城、柴湾等5家敬老院荣获省文明敬老院,有12家敬老院荣获南通市文明敬老院。夏堡镇鞠桥村老厂长谢庆生创业之后,把应得的400多万元奖金,奉献给修桥、筑路、办学校等公益事业,被评为全国老有所为十佳模范。老龄办多次被评为省老龄工作先进集体,我市荣获全国老年体育先进市和全国老龄工作先进市。
  (三)长寿之乡享誉四海。如皋长寿之乡的起名,源于1998年的百岁老人调查。这十年来,每年都有上百名中外记者来如皋采访,探源长寿现象。特别从2002年以来,如皋先后举办了4次中国长寿文化节;中国老年学会经过认真核查,正式确认我市为中国长寿之乡。今年重阳节,全国政协原副主席张怀西、民政部党组成员、全国老龄办副主任李本公、中国老年学会常务副会长赵宝华和省民政厅负责同志共同为我市举行了中国长寿之乡揭牌仪式。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老年报、中央电视台、香港明报、加拿大环球报以及英国、美国、日本、德国、韩国等数十家新闻媒体曾先后对我市百岁老人和长寿之乡作了宣传。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