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民政局在谋划养老服务产业发展中,打破单一依靠公共财政拨款的思路,坚持政策引导、政府扶持、社会兴办、市场推动的原则,积极探索市场化融资渠道,壮大养老服务产业经济规模。扭转了养老服务产业投资主体单一的状况。
在市场化融资方式上,天津市主要采取了三项措施:一是建立基金会。2009 年,天津市成立了福老基金会,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养老事业,已募集资金2400多万元。按照合法、安全、有效的原则,通过资本市场运作,实现基金的保值、增值。二是创办实体公司。成立了福老投资有限公司和鸿福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正在筹备建立养老产业投融资担保机构,这些实体为开发建设老年科技产业基地、老年宜居社区和养老机构,并为社会力量投资养老事业融资和担保,提供了有利条件。天津市民政局还联合市委老干部局,由该局直属福利企业--天福集团公司注册登记了天元创业发展有限公司。主要为离休干部、退休干部和军队离退休干部建设老年宜居社区和国办养老机构。创办实体公司的优势在于,可以通过银行贷款、企业合资合作等方式,集中一定规模的资金,直接组织开发项目。三是建立招商融资平台。连续两年举办养老设施建设项目招商洽谈会,首届招商会,发布养老设施建设项目8个,涉及土地3065亩,可租赁房产资源40.7万平方米,投资总额约35.9亿。今年第二届招商会共收到养老设施建设招商项目18个,达成项目合作意向4个,投资金额45亿。为养老设施建设项目搭建一个投融资洽谈的合作平台,力求让那些有钱没地方建,或有地方建但资金不足,或需要引进经先进营管理团队的好项目、大项目,找到合适的合资、合作伙伴,寻求项目对接,实现互利共赢。
通过市场化运作,天津市的养老服务产业发展取得主要进展,一是社会资本投资规模不断壮大。已经成为该市发展养老服务产业的主要力量。二是老年宜居社区建设稳步推进。滨海资产管理公司宝坻牛道口老年宜居社区项目已经施工,静海西双塘老年宜居社区、西青大学城老年宜居社区、静海团泊湖老年宜居社区等项目正积极推进,还有若干项目正在洽谈。三是全市养老床位建设大幅度增加。经过两年多的不懈努力,去年全市新增养老机构床位3720张,其中社会力量办养老机构新增床位3036张,占全部新增床位81.6%,如果按照每张床位建设经费2万元计算,相当于社会力量投入资金6000多万元。今年,社会办养老机构继续呈快速上升势头,预计全市养老机构床位将由去年26423张,实现突破3万张,达到“十一五”规划提出的千名老人拥有床位18张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