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邯郸市复兴区全力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程
作者:   来源: 邯郸市复兴区民政局  2018-02-11

  居家养老服务是依托社区和社会向在家居住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理疗护理、文化娱乐、精神慰藉等方面服务的一种社会化养老服务形式,对于缓解老龄化压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邯郸市复兴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区情,不断探索,着力实施居家养老服务工程,逐步走出了一条具有本区特色的亲情居家养老服务新路子。
  
  一、居家养老服务情况及特点
  

  复兴区是邯郸市老工业区,6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2.78万,约占人口总数的11%。生活在低保线以下老人1339人。随着银发浪潮的来袭,本区老年人出现了“两多两少”现象,即:老年人口多,老人需求多,老人收入少,老人服务机构少。为满足辖区大多数老人的养老需求,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复兴区坚持以人为本,遵循“关爱、真诚、沟通、服务”的基本理念,率先在全市推出了居家养老服务工程,逐步形成了一条以政府为主导,街道(乡)、社区为依托,以亲情家园为载体、民间(自治)组织为实体,社会各界志愿者服务队伍为补充,政府、社区、家庭三位一体的亲情居家养老新路径,为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卫生保健、法律援助、精神慰藉等为主要内容的亲情居家养老服务,极大满足了老年人的需求,工作亮点纷呈。
  一是多样化的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普惠辖区老年人。按照“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工作要求,复兴区不断拓展服务范围,丰富服务载体,各类特色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极大满足老人需求。其中,第一,“请出来、走进去”逐步成为主要模式。“请出来”就是以社区为依托,以亲情居家养老家园为载体,为行动方便的老人提供日托、就餐、康复、学习和休闲娱乐等各项服务,或利用社区“星光老年之家”的图书室、棋牌室、健身室为老年人提供休闲服务。“走进去”就是对一些高龄、独居的困难老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由专门的服务人员上门服务。第二,政府为主导的“补贴式”成为重点模式。就是由政府拿出一定资金对困难老人进行补贴,由老人自主选择养老方式的一种模式。分为无偿、低偿、有偿三种。第三,社区志愿者为主体的“互助式养老”成为居家养老有效补充。通过组织社区志愿者与老人结对帮扶、邻里互助结对帮扶和志愿者结对帮扶三种方式,使空巢老人能及时得到帮助,在社区安心养老。目前,复兴区享受无偿服务的老人有56名,低偿服务的老人有120名,享受其他类服务的老人有3000余人,有为老服务人员200余名,为老服务志愿者队伍60余支,参与人员达8000余人。
  二是逐步升级的为老公共服务项目极大改善了老年人生活环境。完善的老年福利设施是发展居家养老事业的前提。复兴区先后投资3800余万元,建设“星光老年之家”45个,大型健身广场3个(复兴区文化广场、春晖文化广场、沁园春文化广场),健身苑10个、健身路径200余套;大型综合文化活动中心2个,社区室外活动场地36000余平方米。新建和改建铁路大院社区、化肥厂社区、邯钢二社区等四个“亲情居家养老家园”,并配备健全的服务设施。2010年,复兴区又投入200万元,建成邯郸市首家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中心设有综合服务室、多功能室、书报阅览室、网络电脑室、棋牌娱乐室、健身康复室、理疗室、餐饮食、理发室、信息服务室等10余个服务区,面积达1000余平方米,服务区域覆盖复兴,服务能力辐射全市,各项设施更加标准化、信息化、现代化。
  三是日趋完善的居家养老管理服务大大提高了老年人生活质量。复兴区建立区-街-社区三级为老服务网络,制定并下发了《复兴区关于开展亲情居家养老工作的实施意见》、《复兴区亲情居家养老
  暂行办法》等系列文件和措施,完善了居家养老领导机制、管理机制、运行机制和监督评估机制,规范了各类为老服务部门、组织、个人工作职责,形成了一整套有效的居家养老管理服务体系,使居家养老服务事业焕发了蓬勃的生机。目前,老年人在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和社区活动中,锻炼了身体、激发了活力,陶冶了情操,融入了集体,融洽了邻里、家庭关系;政府出资雇人为孤寡老人提供家政、精神慰藉等服务,使老人们晚年生活无忧,享受到家庭的温馨;完备的为老公共服务设施,更是为绝大多数老年人提供了休闲、娱乐场所。省、市领导曾对复兴区的经验做法予以高度评价,各家新闻媒体也多次进行过报道,复兴区也被全国老龄委评为“全国老龄工作先进区”。
  
  二、居家养老服务工程建设的主要经验与启示
  

  一是坚持以人为本,是居家养老服务事业科学发展的核心。复兴区始终秉承“一符合三有利”工作理念,即只要符合本区老年人经济生活状况,有利于切实解决老年人的生活需求,有利于提高老年人的生活生命质量,有利于推进居家养老工作深入开展,各种居家养老模式均可大胆推出,大胆尝试,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在此理念指导下,乡、街、各社区因地制宜,灵活选择发展路径,不断创新服务模式,产生了聘用老年人信赖、关系较好的邻居担任服务员的近邻服务模式;聘用老年人的亲戚担任服务员的亲戚服务模式;服务人员把老人接到自己家中照料的寄养式养老服务;服务人员吃住在服务对象家中进行照料的住陪式养老服务;办事处、社区根据老人情况,集中选派服务人员上门的选派式养老服务等等。人性化的服务模式真正使老年人感受到了亲情,感受到了真情,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
  二是坚持统筹协调,是实施居家养老工程建设的根本方法。复兴区始终坚持统筹兼顾,成立了由区委主管副书记任组长,区政府主管副区长任副组长,区宣传部、财政局、民政局、司法局、文教局、各街道等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复兴区亲情居家养老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全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各相关部门既各司其则,又互相配合。民政局负责居家养老工作组织协调,宣传部负责居家养老宣传,司法局负责老年人权益维护,卫生局负责社区老人医疗康复,文教局负责老年人文体,从而在全区形成了强有力的工作合力。在此基础上,复兴区还实行共驻共建,协调推进工作方式,通过驻区单位的积极参与,为辖区的老年人提供了各式各样的活动平台和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
  三是坚持改革创新,是推动居家养老事业科学发展的动力。复兴区按照发展普惠型居家养老服务的目标,06年创新在全区建立居民兴趣协会,发展了包括公益、参政议政、文体、生活情趣四大类50余种400余个协会,参与人数万余人,极大扩大了老年人的参与率,丰富老年人生活。公益类协会义务为老年人开展的医疗保健、家政、精神慰藉、法律咨询等服务的做法,扩大了居家养老发展空间,增强了为老服务力量。切实改善了政府在老龄事业中“唱独角戏”的局面。2010年建成的邯郸市首家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是将单一的养老职能拓展为多元的为老综合服务的居家养老服务的有益尝试。2010年重阳节期间在全市率先开展的“便民服务平台统一服务热线12349,更是探索利用现代化信息设施,整合为老服务资源,为老人提供紧急救援、生活帮助和主动关怀20余大类100多项服务。项目众多的为老服务让老年人不出家门即可享受周到的服务,实现辖区老年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