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养老金融 > 其他
张佳康:养老产业引导基金现状、挑战与建议——政策建议
作者:   来源: 养老金融50人论坛  2018-02-28

  近年来,政府与社会各界对养老产业的关注在持续升温,更有行业专家表示未来3-5年是养老产业发展的重要机遇期。与此相关,养老产业的融资问题也日趋重要。而在我国养老产业发展缺乏明确的盈利模式、市场反应不够积极、政府政策落地周期较长的背景下,更需要具有长期投资眼光、可承受长期非盈利压力的资金,政府引导资金在前期建设中理应起到更大作用。同时也要看到,养老产业引导基金作为一种公私合营的融资方式,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出现成熟的产业运作模式。它的发展,有大量原创性的因素,也有大量的规律和路径需要总结。从当前角度看,养老产业引导基金发展可重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明确养老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在此基础上确定养老产业引导基金的发展原则。养老产业引导基金是养老产业的融资模式之一,为提高地方政府支持养老产业发展的决心和认识,建议在法律法规层面出台养老产业发展的全局性规划,明确产业发展的市场结构与支持重点,在此基础上分析养老产业引导基金支持的重心和方向,细化产业引导基金的发展细则。
  二是要进一步明确政府在引导基金中的角色定位。养老产业引导基金的最大特点就是“引导”,政府部门除出台政策、提供初期资金之外,还需要在吸纳社会资金募集、设计基金架构等方面不断学习市场化运营经验,引导而不干预,着力在为社会资本发挥投资活力创造良好环境。
  三是因地制宜,灵活运用引导基金的各种运作模式。从美国经验来看,应当注意各种政策和运作管理模式的对应性。特别是产业引导基金应在具体运作中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到不同产业类型、不同地域、不同项目的发展特征,具备一定的灵活适应性,才能使养老产业引导基金达到预期的效果。目前,试点省份已出现设立母子基金、细分产业专项基金等不同方式发展养老产业,可以在总结实践的基础上探讨对不同区域、不同产业项目的差异化融资方式。
  四是明确行业发展标准。标准的制定是产业发展的准绳,更是产业引导基金、PPP等公私合营融资方式选择项目的重要参考。建议各地养老服务业相关监管部门统筹协调,因地制宜,在充分吸纳地方养老产业实践的基础上,努力梳理不同细分产业的准入门槛和服务规范,特别是对为老年人提供直接服务的从业人员提供职业培训,设立从业资格及企业认证机制,作为投资项目选择的基本准则。
  五是在项目运营基础上持续完善产业引导基金管理文件。目前养老产业引导基金的试点省份基本均已出台相关政策及基金管理办法,这些“自上而下”的政策文本与“自下而上”的具体实践之间存在着不小距离。从2014年设立试点至今的3年里,基本上还未到基金退出时点。这既说明养老产业的长投资周期特征,也为产业引导基金机制的针对性的完善提供了更多空间。建议在地方实践进一步丰富、充实的基础上完善基金运作的操作细则,进一步促进产业引导基金良性运转。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