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实际、着眼发展——滦南县全力构筑社会养老体系建设新格局
作者:   来源: 唐山市民政局  2018-02-28

  唐山市滦南县辖16个镇,589个行政村,总人口57.2万,其中农业人口占85%,为48.6万。目前,全县60岁以上老龄人口已达到9.7万,占全县人口总数的17%,人口老龄化程度超过国际老龄化社会界定标准的7%。面对“白发浪潮”的冲击,近年来该县把加快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民生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多措并举,扎实推进,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一、突出重点,强化养老基地建设
  

  狠抓“硬件”建设。近年来,该县累计筹措资金3000多万元,兴建了高标准光荣院和综合福利服务中心各1所,敬老院5所,总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医务室、娱乐室、健身房等硬件服务设施齐全,并全部实现了集中供热。以扒齿港光荣院为例,投资20万元,添置了B超机、心电图机、血糖仪、尿常规仪、室内呼叫系统等15种一般医院必备的医疗设施,对老年人的常见病、突发病做到了早发现、早治疗;投资26万元,安装了闭路接收天线,为每个老人住室安装了大屏幕彩电;投资10多万元,设置了门球场、娱乐室、卡拉OK厅、阅览室、书画室、台球室、健身房及室外多功能健身路径等服务设施,购置了脚踏车、代步车等近20种高档健身器材供老人使用,既增强了老人的体质,又为老人的生活增添了乐趣。
  兼顾“软件”建设。一是实行了营养配餐制度。通过科学合理的食谱设计、烹饪原料搭配及烹饪方法的改进,为老人提供既美味可口,又营养均衡的膳食。并结合每位老人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安排饮食,不仅使老人们吃得饱、吃得好,还要吃得健康。二是完善各项服务制度。通过定人、定岗、定职、定责为老人提供全方位优质服务,并制定了与之相配套的检查评比制度、奖罚制度等,实现了制度与整体工作的环环相扣,有机结合。三是积极探索科学发展之路。由于孤老优抚对象逐年减少,该县实行各公办养老机构面向社会招收自费老人,有效缓解了社会养老压力,为社会化养老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同时,利用养老院的闲置土地,建设了养殖场,蔬菜园、批发站,使5所敬老院四季蔬菜自给有余,既健康卫生,又可每年创收23万多元。
  
  二、注重需要,抓好“幸福工程”建设
  

  “幸福工程”建设是解决社会养老,尤其是解决农村空巢、留守老人养老问题的有效手段。2011年以来,该县认真贯彻落实省市有关会议精神,成立组织,明确任务,全力推进幸福工程建设。一是制定政策,落实责任。制定下发了《滦南县关于加快推进城乡社会养老“幸福工程”实施方案》,成立了由主管副县长任组长,县民政局、财政局、住建局、卫生局及电力公司等相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幸福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幸福工程”建设的组织协调、督促检查等工作。同时,与各镇(街道办)签订了目标责任状,把“幸福工程”建设任务指标纳入了年终考核范畴。二是先点后面,逐步推进。以南堡镇镇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南堡镇马庄子村村级居家养老服务站为试点,召开了现场观摩会议,由试点镇、村介绍经验,为推进该项工程全面开展起到了积极的示范带动作用。2011年,该县投资1355.7万元,建成居家养老服务中心7个,居家养老服务站167个,总建筑面积达3.4万平方米,农村养老互助覆盖率达到29.6%。2012年,“幸福工程”建设被纳入县委、县政府为群众办的20件实事工程之一,幸福工程建设步伐加快,截至目前,该县又建成居家养老服务中心3个,居家养老服务站195个,并做到了设施达标、活动正常,农村养老互助覆盖率提高到60%。三是明确标准,规范服务。围绕老人的所想、所乐、所需、所用,对服务制度、服务标准进一步进行了完善,逐步确立了“333”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即:“三支队伍”(管理队伍、志愿者队伍、专业服务队伍);“三种服务方式”(上门、包护、日托);“三项服务类型”(无偿、低偿、有偿)。确定了服务队伍,明确了服务方式,量化了服务内容,促进了服务的规范化。
  
  三、立足发展,加快社会养老体系建设
  

  首先,实施了民政事业服务中心建设。该项目占地80亩,总投资5500万元,包括光荣院、敬老院、社会综合福利院、优抚救助医院和绿色休闲种养园等项目,也是县委、县政府2012年为民所办20件实事之一。一方面,在现有的综合福利服务中心基础上进行扩建,兴建了6层框架结构公寓楼一栋,总建筑面积8535平方米。目前,服务中心大楼主体框架浇筑及主体认证工作已全面完成,现正进行内外装修。项目建成后,可新增养老床位400张,能基本满足全县社会化养老需求;另一方面,在民政事业服务中心项目北侧,计划投入资金500多万元,租用土地60亩,建设集观光、采摘、养殖、游玩、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生态观光农业示范园区”和“生态绿色环保养殖园区”。截至目前,已累计投入资金240万元,栽植各种果树4600多棵,完成了养殖场、主路修建、地下管道铺设、打井和12个沼气池建设等配套设施建设。
  其次,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养老事业,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一是投资5000万元,在新县医院东侧建设总面积8000平方米的东城老年公寓。二是拟在北河新区投资1.5亿元,建设占地面积113.3亩,建筑面积2.28万平方米,拥有床位1000张的高标准示范性社会养老基地。三是积极引导民间资本进入社会化养老领域,该县现已依靠个体投资2000万元,兴建了两所养老服务机构。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