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市峰峰矿区总人口50.5万人,其中60岁以上老人8.9万人,约占总人数17.7%,人口老龄化明显偏重。峰峰矿区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引入市场机制,依靠社会力量,加快养老服务机构的建设,努力满足老年人养老需求,使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事业得到长足发展。千名老人拥有床位数42张,超前完成民政部2015年实现千名老人拥有30张床位的规划。
一、区域统筹、城乡联动、稳步推进。为了满足全区五保、“三无”对象及其他老年人集中供养的需求,峰峰矿区采取区域统筹,城乡联动的方法对养老服务机构的分级标准、配置内容、总体布局和选址都作了明确规定,确保了社会服务机构分局合理、有序发展。截至目前,全区发展养老服务机构19所,其中,政府办养老机构2个、床位320张,民办非企业单位15个、床位1946张,民办公助养老机构2个、床位410张,总床位2676张,总入住老年人1437人,床位利用率为53.7%。
二、整合资源、政策扶持、多元参与。峰峰矿区从实际出发,除发挥政府投入的主渠道作用,积极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外,还适量利用信贷资金,多渠道解决资金难题。鼓励和扶持社会力量举办福利机构,运用市场机制,通过政策扶持,利用民间资本,发动社会力量,创办多种所有制的社会福利机构。该区政府对新建养老服务机构,从规划、建设、税费减免、用地、用水、用电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减轻企业负担,促进养老机构的有序健康发展。这些养老机构在满足矿区老年人入住的同时,也吸引了周边磁县、临漳县等地的社会老人。目前,全区社会养老机构床位数达到每千名老人42张,超出了全市(每千名老人25张)和全省(每千名老人23张)平均水平。
三、因地制宜、分级管理、规范运营。一是严管理。为加强养老机构的管理,矿区对符合条件的社会养老服务机构依法进行登记,由区民政局发放《民办非企业登记证书》,加强对养老服务机构的日常管理服务、业务培训、年检年审等工作,及时撤销和注销不合格的机构。二是强培训。按照《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标准》的要求,对全区养老机构的主要负责人、护理服务人员进行定期培训、考核,通过培训和考核不断提高养老服务队伍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三是优服务。在各社区组建了由专职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组成的养老服务工作队伍,采取政府补贴和低偿收费相结合的形式,向社区老年人提供日托、就餐、康复、娱乐等服务,让行动方便的老年人走出家庭融入社区。四是拓领域。矿院社区依托养老院平台,延伸了居家托养服务照料,实现了“机构养老”与“居家养老”的有效结合。这种“居家托养”新模式,集中了“居家养老”与“机构养老”两方面的优点,既减轻了老年人及家庭的经济负担,又节省了大量建设养老机构的资金,符合峰峰矿区特殊区情,对探索社区养老服务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