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达州市召开全市老龄工作暨老年教育工作会议,会议传达了2018年全省老龄工作暨老年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了2017年老龄工作,安排了2018年工作任务。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王跃出席会议并讲话。
王跃指出,近年,全市老龄工作认真贯彻“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行动”的老龄工作方针,上下联动,凝心聚力,开拓创新,真抓实干,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台阶,市老龄办年年被省老龄办评为绩效考核优秀单位,全市老龄事业发展取得新成绩。
王跃要求,要着力攻坚破难,扎实推动老龄工作落细落实。一要着力完善老龄事业发展政策体系。市上要尽快出台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十三五”规划及制定和实施老年人照顾服务项目、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实施意见。各县(市、区)要积极行动,尽快出台规划及相关文件,并推进任务落实。二要着力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各地要以农村公办养老机构适老化改造为契机,加快推进以“四个转变”为重点的农村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力争形成一批可持续、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落实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相关政策,持续推进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提高高龄津贴标准。推进养老机构责任险和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工作,做好特殊困难群体和重点优抚对象中的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统保工作。大力发展养老产业。做好第二届四川老博会的相关工作,举行养老产业招商活动。三要着力加强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工作。各县(市、区)要认真贯彻民政部等9部门印发的《关于加强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工作的意见》精神,找准突破口,抓住着力点,拿出实际管用的措施办法,积极探索实践模式,打造亮点特色,创造出可复制的好经验。发挥为老组织和设施在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中的独特作用。四要着力构建养老、孝老、敬老社会环境。要从积极开展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倡导树立积极老龄观、大力弘扬孝亲敬老文化、加强老龄宣传工作等方面着手,增强全社会人口老龄化意识、增强对老年人价值和作用的认同,践行养老、孝老、敬老的优良文化传统,形成推动老龄工作的强大社会合力。
王跃要求,要加强老年大学建设,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一要扩大老年大学教育资源供给。建立健全“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社区老年教育网络,到2020年,全市县级以上城市至少应有一所老年大学,50%的乡镇(街道)建有老年学校,30%的行政村(居委会)建有老年学习点,经常性参与教育活动的老年人口比例达到20%以上。二要提高老年大学教育质量。丰富教育内容。积极开展老年人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养生保健、心理健康、法律法规、家庭理财等方面的教育,帮助老年人提高生活品质,实现人生价值。创新教学形式。优化第一课堂、丰富第二课堂、拓展第三课堂,引导开展读书、讲座、参观、展演、游学等多种形式的老年教育活动。探索养教结合新模式。整合利用社区居家养老资源,在社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养老驿站等社区居家养老场所开展形式多样的老年教育。着力打造精品。要弘扬主旋律,挖掘敬老文化、老年人等特色文化,创作特色鲜明的老年教育产品,打造精品,凸显亮点,彰显特色。三要发挥老年大学积极作用。要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组织引导老年人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好声音。丰富校园文化涵养。要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引导广大老年学员在家庭中发挥长者示范作用,在家风上发挥言传身教作用。积极搭建服务平台。建立由老教师、老干部、专业技术人员及其他有所专长的老同志组成的老年教育兼职教师队伍。广泛开展老年志愿服务活动。
王跃强调,要强化要素保障,确保老龄工作顺利开展。一要争取重视支持。各地要争取领导重视,协调财政支持,落实老龄事业经费,并随财力增长逐步增加对老龄事业的投入。同时,引导各类社会资本投入老龄事业,争取社会各界对老龄事业进行慈善捐赠,形成财政资金、社会资本、慈善基金等多元结合的投入机制。二要强化力量配备。各县(市、区)民政局要进一步加大对老龄工作的支持力度,把老龄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对乡镇(街道)民政工作目标绩效考核,经常听取老龄工作汇报,及时解决老龄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三要加强能力建设。各级老龄办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强联络协调,以发挥参谋助手作用、推动形成工作合力、搭建社会参与平台、发挥老年人作用为着力点,持续提升议事协调工作效能。加强老龄工作队伍建设,加强学习研究和实践锻炼,着力提升宏观谋划能力、文字综合能力、调查研究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组织动员能力和善抓落实能力。
市民政局、市老龄办、市老年大学相关人员,各县(市、区)民政局局长、分管老龄工作负责人、老龄办主任、老年大学负责人,经开区社会事务局局长、民生保障科科长参加了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