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管理 > 动态
贵州:黔东南民族医药在大健康产业推进中焕发生机
作者:   来源: 经济参考报  2018-04-16
  采药、配药、熬药……42岁的瑶族汉子赵元复从未想到,自去年从村支书的“岗位”上退下来后,他能与妻子一起,把瑶族传统药浴习俗发展成为自家的一项事业。
  赵元复家住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翠里乡摆翁村,这个村有165户村民,几乎都是瑶族。跟赵元复家一样,这里的家家户户都有药浴的习惯。自今年初他把家里的5间药浴间建成开业后,短短二十多天的时间,就净挣了1万多元。
  “我们这里的药浴,对外称为‘瑶浴’,是村民们用一二十种中药材熬成汤来泡澡的一种传统洗浴方式,能够舒筋活血,消除疲劳,治疗疾病。”赵元复说,近年来,人们越来越重视身体健康,前来村里体验瑶浴的游客逐年增多,目前村里已有四五家村民做起了瑶浴生意,“相信未来还将有更多”。
  赵元复所在的黔东南是一个拥有苗族、侗族、瑶族、水族、壮族、土家族等30余个民族的自治州,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0%,民族风情浓郁。这里气候环境宜人,森林覆盖率高达67%;中药民族医药资源多达2800多种,占全国药用物种种类的21%;中药材总储量1080万吨,占贵州省的60%,形成了“苗药三千、单方八百”的民族民间医药体系。
  “依托民族文化、气候环境以及民族医药,黔东南着力推动发展大健康产业,形成了旅游与健康产业、文化与健康产业融合发展的多元模式。”黔东南州大健康产业负责人龙先金说,大健康产业的快速发展顺应了人们康养观念的转变、经济转型发展的大势。
  位于从江县的从江神瑶保健品有限公司的创始人杨显辉对此深有感触,这家专注于瑶浴保健品制造的企业自2006年创立以来,其产品产值就从最初的50多万元增长到现如今的1600多万元,净利润占到了总产值的30%左右。
  “尤其是最近几年来,人们对健康养生愈发重视,加上传统瑶浴中药制药的功效,我们的发展速度逐步加快。”杨显辉说,目前,其公司产值保持年均30%的增速,并带动种植中药材的农户超200户,其中超过1/3是贫困户,年收购中药材达40万斤。
  为了推动当地民族中药材生产和旅游业的融合发展,杨显辉还在2014年租了120亩土地,建立起了一座瑶浴养生园。园内种植有各种中药材,可提供园区观光、瑶浴体验,并辅以食疗、中医诊断等服务,日均接待游客80人次,年收入达到了200余万元。接下来,该公司还将进一步扩大规模,研发新产品,紧跟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
  “洗过瑶浴之后,确实感觉通体舒坦,很舒服。”慕名前来园区体验的57岁的重庆作曲家李勇说,当地的民族医药功效加上人们越来越注重养生,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龙先金说,黔东南不仅在“十三五”规划中将发展大健康产业着力描绘,还推出了一系列的组织、政策等配套措施。在2018年向贵州省申报大健康医药产业发展新一轮六项实施计划项目中,黔东南共计227个项目纳入计划,项目总投资856.03亿元。一批森林康养基地、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等大健康项目正在不断建设中。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