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社会,银行应以新思维新技术方便老人
作者:   来源: 河北广播电视台  2018-04-18

  两年前,王先生的老伴去世,银行卡里留下了一笔30万元的存款。由于取款时输错密码,导致银行卡被锁。而银行对于这样一大笔金额的提取,要求王老先生须提供继承公证手续。王老先生只好先打官司确认解除和养子的收养关系,再将银行告上法庭,要求确认这笔钱及相关利息归其所有。日前,此案在朝阳法院开庭审理,法院当庭判决支持了他的诉讼请求。
  王先生的遭遇并非个案,不光是银行存款,如今还有一些网络帐户也面临这个问题。但在银行卡密码不知晓的情况下,非储户前来取款,银行肯定不会办理,这也是为了保证储户资金的安全。一边是银行的硬性规定,一边是当事人的无奈。抛开这类事件的是与非,我们不妨换个角度去思考:如何来防范此类情况的发生?
  对此接下来请听即通评论员泓泉发来的快评。
  泓泉:95岁的老先生,如果不是老大学生法律专业毕业的涵养高,钱能不能取得到,没准气也气差不多了。我们当然尊重银行按照自己的规章来保障储户资金安全,同时自己的做法不能找到一点违法违规的地方,这个可以理解,但是是否可以靠前介入一点,去帮助这个老人去解决这个问题呢?个人看来完全可以。储户是你银行的上帝,没有储户的钱你银行什么都不是,这种情况下,当一个95岁的老先生遇到这么大的难题了,银行特事特办,比如派出客户部一个专人去负责这件事,去派出所去民政局去公证处等等,帮助老人找到自己应该补足的证据,这该是多么温馨的一件事啊,而且也并没有多大的成本啊不就是一个专人么?一个银行八辈子遇不到一件这样的人和这样的事,一旦遇到了急储户之所急想地去专人帮助储户解决这个问题怎么就不行呢?非得把一个快百岁的老人支得满世界乱转难就是对的了?
  其次,我国现在已经进入老龄社会,今后类似王先生这样的涉及老年人的银行存储方面的问题会越来越多,那么我们的银行系统为老龄社会的到来做好准备了么?尤其是像王先生这样无儿无女的老人遇到问题,银行是不是可以通过提前的介入,解储户之难,暖储户之心呢?比如当有老人来存款的时候,好不好让老人的亲人一并前来或者登记上老人合法的亲人或继承人,然后一旦今后有问题的时候,银行就可以依据银行备存的资料,让继承人或者亲人顺利拿到这笔钱?做到这点无非就是告知老人在相关证据——比如结婚证户口本等的作证下,填上老人亲人的信息而已,再不行让亲人也来银行来签个字留个影,这不就结了?
  其三,目前银行采用的方法其实都是几十年前制定的措施,现在都进入新时代了,互联网把这个世界颠覆的一点老样子都没有了,你银行好不好也能够与时俱进地以先进的技术来完善自己的工作?比如老人在外地来不了银行,那么能不能通过远程视频,在有公证人员政府人员或者派出所人员的作证下,让老人派到银行代取的人顺利拿到钱,而不必担架抬过来?答案其实是完全可以的,就看谁能让银行受到极大的触动,然后主动求变来改变这一切!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