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建瓯市东游镇政府与福建省建瓯市晚霞情养老服务有限公司正式签订了合同,将东游镇敬老院交于福建省建瓯市晚霞情养老服务有限公司运营和管理。目前共入住老人25人,同时这几天已经有老人陆续入住。至去年12月份试运行4个月来比较平稳有序,入院老人及家属的满意度达到100%。2017年以来东游镇认真贯彻上级文件精神,积极开展敬老院改造提升工程,积极谋划推进“公建民营”的运作模式,加快补齐养老事业短板,促进养老事业发展。
“公建民营”模式,把政府投资建设的养老机构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大力推进敬老院向养老服务中心转型,是当前解决敬老院入住率不高,适应社会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的重要推进。之所以这样说,一是降低民营资本参与养老服务门槛。养老服务业属于前期投入较多、回报周期较长的行业。通过公建民营的方式,一方面民营资本可以节省大量的前期硬件投入,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软件服务上,另一方面还可享受到公办院的优惠政策和财政支持,坚定了发展信心。二是提升农村敬老院养老服务水平的重要举措。在不改变公益性质,满足农村五保对象需求的情况下,通过“公建民营”等形式,将闲置床位交由民营资本,开展养老服务。使得政府由养老服务提供者转为监管者,改变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情形,把主要精力放在督促养老机构提升服务水平上。同时,民间资本作为运营方,只有不断提升养老服务水平,才能有更多的人入住,获得更大的收益。三是解决当前空巢、留守老人等弱势群众无处可安问题的有效方法。伴随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农村青壮年大量外出,农村“空巢老人”等群体越越来越多,亟需得到社会的关怀。通过公建民营,打破原有的限制,在确保所服务行政区域内三无老人、五保老人及时能住上院的前提下,将空余的床位由民营资本提供给当地高龄、空巢、留守、失能老年人,解决这些群体的养老问题。所以说,在农村敬老院推广公建民营模式党委政府得民心、老年群体得实惠、民营资本得效益,一举多赢。
据了解,现在东游镇敬老院每间老年寝室都是两人间标准,设有独立卫生间。敬老院内部有液晶电视、茶室、牌桌、洗衣机、热水器、衣橱、食堂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敬老院内还有休闲散步场所。老人入住后,从饮食到休闲都有相应的服务设施。老人们在这里吃好、住好,更丰富了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让老人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为、老有所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