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浏阳老年大学一位难求 “学霸”娭毑上15年舍不得毕业
作者:   来源: 长沙晚报  2018-05-09

  每周准时到教室学习,风雨无阻;一个专业接另一个专业,连上十几年还舍不得“毕业”……如今,浏阳市老干部(老年)大学(以下简称老年大学)人气爆棚,有些热门专业甚至一位难求。不过,从今年下半年开始,老年人“上学难”的状况将得到缓解。浏阳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老干局局长胡国平告诉记者,浏阳市老年大学将于近期迁入新址,届时学位可从现在的每年4000人次扩大至每年2万人次,尽最大努力满足老年人学习的需要。
 
  人气太火爆,最热专业是声乐和舞蹈
 
  浏阳市老年大学设在浏阳市体育中心室内体育馆三楼,目前开设16个专业、68个教学班,今年已接收学员3326人次。“前几年,学员每年只有几百人次,2015年突破1000人次,2017年达到4000人次。”浏阳市老年大学教务长邹楚吾在此工作了15年,对学校发展情况了然于胸,“今年肯定要超过7000人次。”按照课程设置,每个专业均为半年一期,学完结业。可是很少有学员学一期就离开老年大学的,有的接着上同一门课程,有的则转战另一个专业。最火的是声乐班,虽然开设了13个班,每班80个学员,但依然有许多人报不上名。“一个大教室,学员坐得满满的,有的还自带板凳听课,有时候门都推不开。”老年大学校长罗清平说,“开学前几天就报满了,中间有不少人想插班,只能跟他们说抱歉。”声乐班火爆如斯,一个现象可为佐证:浏阳市大大小小的KTV,如今的下午场大多被老年大学的学员们“占领”了,其演唱水平也让人点赞。另一个受到追捧的专业是舞蹈,即便拆分成了广场舞、民族舞和交谊舞等多个班级,每个班也是满满当当。
  “一方面,我们为学位供小于求的现实所困;另一方面其实也值得欣喜,说明新一代的老年人有主动学习、社交的意愿,总比把时间浪费在麻将桌上要好。”浏阳市委老干局副局长黎玉立表示,现在老年人的观念与时俱进,从满足于含饴弄孙到享受终身学习,许多人希望在退休后继续充电,“在这样的背景下,老年大学质量更需提高。”
 
  名师出高徒,三分之一老师有高级职称
 
  浏阳市老年大学现在有30位授课老师,其中10位有高级职称,15位有中级职称,其中包括当地音协、舞协、摄协、太极拳协会的负责人。名师出高徒,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学员们一入校门就舍不得离开的重要原因。从法院退休的柳新跟着浏阳市摄影家协会顾问周国良学摄影。“周老师是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全浏阳只有4个呢。他教我们单反操作、后期处理,现在又加了手机摄影的内容……”柳新觉得,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自己的摄影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每每拍些人物和风景照发在微信朋友圈里,获赞无数。课程安排得宜,紧跟时代,是很多人爱上老年大学的另一个原因。学员黄淑乐同时上着广场舞班、交谊舞班和声乐班,上学期还报了电脑班。以前,他连开机都不会,现在各种应用程序都略知一二。“前不久我还在智能手机应用班上了课,之前我使用的是老年机,现在已经换了智能手机了,身边的老朋友也纷纷赶上潮流,开了朋友圈。”72岁的李亿文从2003年起就在老年大学学习。15年来,她把声乐、太极拳、形体舞、广场舞等学了个遍,“学无止境,我决定在老年大学当个永远的‘留级生’!”同伴则打趣说,她就是个舍不得“毕业”的老“学霸”。
 
  学校大扩容,缓解老人“上学难”问题
 
  如何应对一位难求的困境,缓解老人“上学难”的问题?
  “既要让老年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更要让老年人老有所为。”这些年来,浏阳市根据自身情况,将安排好老年人的学习、生活、娱乐作为一项基本民生来看待,财政拨款、用地规划方面都进行了倾斜。浏阳市老年大学曾借用其他单位只有200多平方米的旧房办公,如今即将搬进宽敞明亮、设施齐全的绿色校园。位于浏阳城区金沙路上,总投资660万元,改造面积4800平方米,由浏阳市住房保障局原综合大楼改造而成的老年大学新址主体工程已基本竣工,正在进行教学设施设备和电梯的采购。这座有6层高的教学楼,设有3间大型排练厅、1间电脑室和12间专业多媒体教室,建成后,每年可容纳2万人次学员在此学习。罗清平介绍,教学楼预计本月投入使用,“下半年起,老年大学一位难求的现状将得到充分缓解。” 据介绍,浏阳正在全力扩大老年大学的社会覆盖面,目前已在乡镇(街道)办有8所分校,在村(社区)创建了100多个教学示范点,老年大学分校和网络大学示范点学员分布到浏阳市四分之一的村(社区)。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