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姨,您看这幅画里有几头大象?”4月21日上午,在厦港街道下沃社区的海洋新村小区,一名厦门大学本科生正在测试一名女士的认识能力。该活动是厦门市老龄办联合厦门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结合厦门本地人文特点和老年人特性,开展的老年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社区干预活动。通过对老年人的注意力、记忆力、定向力、逻辑思维能力等开展测试,了解老年人们是否患有轻度认知功能障碍,也可由此感知老年人患阿尔兹海默症(俗称老年性痴呆)的风险。下沃社区是开展测试活动的第二站,共有137名60岁以上的老人参加了本次活动。接下来,活动还将在全市7个社区进行。
社区居民曲女士说,她退休前从事脑力工作,但近几年明显感觉记忆力下降,有时去了某个地方却不知道要做什么。对此,她特别担心自己会患上阿尔兹海默症,听闻小区有测试活动就前来参加。
据悉,轻度认知功能障碍主要指非痴呆的老年人中出现的轻度记忆或认知损害,它的核心症状是认知功能的减退,但日常生活能力没有受到明显的影响,是介于正常老化和阿尔兹海默症之间的一种中间状态。厦门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老师袁满琼说,这样的测试实际是将健康关口前移,早发现病情早干预。经研究,他们发现干预措施是可逆的,也就是说,非药物治疗可以使阿尔兹海默病恢复正常状态。
袁满琼说,根据前期厦大与厦门市老龄办联合开展的调查显示,厦门有46.7%的老年人是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高危人群,情况不容乐观。对此,厦门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师生们将此项内容当作一项课题进行研究。影响老年人患有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原因主要有受教育程度、城乡居住圈及社交圈等。接下来,师生们会对患有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老年人进行密切跟踪随访和“体育”、认知等方面的干预治疗。
以下8项内容是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表现,若出现这些情况,老人们要提高警惕。1.记忆减退,刚刚发生的事情都记不得了;2.步行速度越来越慢;3.说话总是找不到合适的词语;4.不能准确地判断物品的位置,对时间、地点没有概念;5.出现计算障碍,基本的加减法都算不清;6.对身边的事物不感兴趣,不喜欢与人交流,失去了对生活的热情;7.出现性格改变,变得敏感、多疑、易怒;8.不能对事件进行分析、思考、判断,难以处理复杂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