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发力,市人大常委会将开展居家养老监督工作
作者:   来源: 北京时间  2018-05-23

  5月22日, 记者从北京市人大常委会了解到,为更好地督促和支持政府实施好有关养老法律法规,积极应对老龄化,提升居家养老服务水平,市人大常委会将于11月听取和审议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居家养老健康服务工作情况的报告并开展专题询问。据市人力社保局介绍,长期护理保险工作将于年底前实现石景山区内全面试点。
  截至2017年底,北京市60岁及以上常住老年人口为358.2万人,占常住人口总数的16.5%。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高龄和失能老年人数增加,给老年健康服务带来严峻挑战。对此,北京市多个部门在居家养老健康服务开展、保障措施等方面落实工作。
  市政府副秘书长陈蓓介绍,市卫生计生委开展了为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为65岁以上常住老年人提供包括免费体检在内的健康管理服务、优先为老年人提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符合优待政策的老年人免普通门诊医师服务费,为老年人提供出诊服务。
  近日,市民政局等5各部门印发《北京市社区养老服务驿站运营扶持办法》,加大了对护理站建设运营支持力度,将驿站、护理站相关服务项目纳入服务流量补贴范畴,按照不低于服务总收入50%的比例予以资助,对于农村驿站及经政府同意、运营方利用自由设施或租赁设施用于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建设运营的,按照实际服务流量补贴的1.5倍予以资助。支持金牌护士直接为驿站提供服务;对接提供全市失能老年人筛查结果名单,90.3%家庭医生病床重点人群覆盖失能老年人。
  目前,朝阳区123家驿站有12家有医疗服务功能,潘家园街道华威西里驿站建成首个护理站并开业运营,西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到驿站开展提供巡诊服务。
  针对居家上门服务人员待遇、医疗责任纠纷等问题,市民政局副局长李红兵表示未来将形成入户医疗、护理服务项目清单,规范工作流程服务内容、服务标准、收费标准,探索建立入户开展医疗护理服务团队激励机制。同时,完善家庭照护支持政策,引导失能老年人子女家属提供照护服务。
  在医养结合试点和重点项目建设方面,市发改委正在协调推进通州半壁店医养结合试点项目前期手续,该项目将依托成熟的医养服务标准与管理平台,实现连锁化经营。“既打造高品质的集中养老服务机构,同时也为周边社区提供居家养老、上门医疗服务”,市发改委副主任王强表示。
  推进长期护理保障制度建设及全市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情况,是市政府专项工作报告的重点内容之一,4月起,石景山区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工作正式启动,提出了探索长期护理保险的保障范围、参保缴费、待遇支付等政策体系试点目标,明确了基金管理、评估和服务体系建设。
  据市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透露,目前石景山区已完成八角街道两个社区的入户评定,符合享受待遇的人员25人,5月份即可上手到长期护理保险提供的护理服务,支付长期护理保险待遇。5月底前将试点范围扩大至整个八角街道,入户宣传和失能人员评定受理工作已在陆续开展。石景山将在7月全面启动长期护理保险费用征缴,计划年底前实现石景山区内全面试点,48万人参保人员中将有3000名左右重度失能人员享受护理。
  据悉,市人大常委会已成立专项工作调研组,将对居家养老健康情况开展全市范围的实地调研。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