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老龄办创新老龄政策研究
作者:   来源: 天津日报  2018-06-15

  近年来,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推动我市老龄事业发展,创新我市老龄政策研究工作,市老龄办积极与我市高等院校和有关单位加强合作,先后完成了《天津市失能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天津市居家养老状况调查》《天津市长期照护保险制度建设研究》《关爱老年人心理健康》等研究课题。
  为更好地整合我市老龄科研资源,充分利用高校的科研力量,2017年,市老龄办与南开大学、天津财经大学、天津师范大学签署框架合作协议,在3所高校设立了5个天津市老龄科研基地,旨在从老年人口学、社会学、统计学、经济学、心理学以及社会保障、权益保障等多学科、多角度开展研究,了解我市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参与论证我市老龄事业的中长期规划;针对养老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调研,为有关部门提出工作建议;搜集、整理和利用国内外老龄问题科研成果、信息和资料,为政府和有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组织开展抽样调查工作,汇总分析调查数据,建立我市老龄数据资料库。
 
  细化研究方向,精准开展工作
 
  目前,我市建立了多所老龄研究基地。其中,人口老龄化战略研究基地设在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南开大学老龄发展战略研究中心),研究方向包括:我市人口老龄化的现状、过程和发展趋势,以及对社会经济影响,探索我市构建老龄社会战略应对体系,开展老龄事业战略规划研究。
  老年人法律和权益保护研究基地设在南开大学法学院。该基地参与我市老年法律规章的制定和论证,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以老年人所面临的法律和权益保护问题为主要研究目标,借鉴国内外老龄方面先进的立法和执法经验,为有关部门提供老年法律保障的政策支持。
  老龄经济与产业发展研究基地设在天津财经大学工商管理研究中心(高校市级智库)。围绕老龄金融、老龄用品、老龄服务、老龄房地产等重点行业,开展老龄经济、老龄产业、老年社会保障等基础理论研究,对老龄产业发展政策进行探索研究。
  老龄统计与调查工作研究基地设在天津财经大学中国经济统计研究中心,开展我市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活动,建立健全老年人状况统计调查基础数据库,为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数据支持。
  老年心理健康研究基地设在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院。该基地针对老年人的心理特点及其变化规律,调查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和心理需求,指导老年人增强心理调适能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促使实现健康老龄化。
 
  确立九大课题,研究屡获硕果
 
  目前,针对我市老龄事业发展中遇到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我市老龄科研基地确定了9个重点课题,即我市人口老龄化趋势及对策研究;天津市实施《老年法》办法立法调研;青岛、南通、上海等城市试行老年人长期照护保险的对比研究;我市农村老年人生活状况及养老需求研究;我市“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报告;我市城乡老年人协会现状及发展研究;推进天津市老年人意外伤害商业保险研究;如何从心理学角度剖析老年人遭遇诈骗的现象;基于资源整合视角的京津冀智能养老服务业一体化发展研究。
  此外,我市报送全国老龄办的5篇调研报告,经专家委员会评审,全部列入“2017年度全国老龄专题政策调研优秀成果奖”。其中《天津市人口老龄化趋势与对策研究》和《推进天津市老年人意外伤害商业保险研究》获得了一等奖;《青岛、南通、上海等城市试行老年人长期照护保险的对比研究》获二等奖;《我市“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报告》和《基于资源整合视角的京津冀智能养老服务业一体化发展研究》获得三等奖。
 
  增设科研基地,建立专家智库
 
  今年,我市将继续增设天津市老龄科研基地。市老龄办与天津社会科学院共同协商,拟增设老年社会问题研究基地,主要研究人的个体老龄化和人口老龄化的规律性,人口老龄化进程中出现的各种社会问题及对策,老年群体的社会特征与活动规律,以及社会和个人如何适应老龄化。
  同时,我市将筹备成立老龄专家智库,建立专家咨询制度,加强我市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研究。届时,由专家组负责调研课题的立项、评估等工作。结合我市工作实际,在广泛征求市老龄委部分成员单位、各区老龄办意见的基础上,确定并做好2018年度调研课题。各科研基地将立足本专业研究领域,研究人口老龄化进程中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老龄事业和老龄产业发展规律,促进人口老龄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相协调,为政府部门提供科学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理论体系、实用管用的方法措施和合理有效的制度安排的建议意见。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