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民政厅副厅长苏长聪:养老需满足个性化需求
作者:   来源: 中新网  2018-06-26

  “希望未来老年人多样化的、个性化的养老服务需求都能得到专业化的、人性化的服务,我认为这是理想的养老服务体系。”满足未来老年人多样化的养老需求,浙江省民政厅副厅长、浙江省老龄办主任苏长聪颇具信心。
  近日,在由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办、浙江广电集团经济生活频道承办的《有请发言人》全媒体时政节目上,苏长聪就该省养老服务“话成就、面不足、谈畅想”。
  据悉,截至2017年底,浙江户籍老年人口已达1080万,失能半失能的老人已超过75万。在此背景下,该省近年来深耕养老服务工作,积极构建“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目前,浙江已经建立了23000多家居家养老服务的照料中心,养老机构2000余家。”苏长聪说,浙江计划完善公建民营激励政策,培育一批专业化、连锁化的养老服务品牌企业和组织。
  据了解,到2022年,浙江将实现实行公建民营的公办养老机构占比不低于80%,由社会组织或企业运营的照料中心比例超过60%;该省还将深化居家养老,到2022年,在乡镇(街道)一级基本建立示范型居家养老中心,具备照料、日托、全托功能。节目上,苏长聪也开诚布公,就浙江养老服务工作短板与现场媒体记者及群众代表进行交流。
  “护理员队伍整体的学历比较低,专业知识也比较欠缺,年龄也比较高,提升的迫切度比较强烈。”节目现场,一位来自杭州市第一社会福利院的行业人士代表就护理员的专业技能和素质水平提出意见。“我们已经采取提升护理院待遇、落实培训补助等综合对策,以进一步加强养老护理人才队伍建设。”苏长聪介绍,目前,浙江省民政厅与杭州师范大学建立了省级培训基地,浙江全省共建各类培训基地160多个,每年平均培养护理员近2万名。
  据了解,浙江还将进一步推进医养结合,加大对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的支持力度,简化、优化相关审批手续。到2022年,实现100张床位以上的护理型养老机构和助养型养老机构均单独设置护理站;把居家失能半失能老人作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重点对象,到2022年,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无缝对接。
  “养老服务是民生事业、朝阳产业。浙江养老服务已经走过‘从无到有’的阶段,正努力实现‘从有到好’,将来还要‘从好到优’。品质养老,值得期待。”苏长聪说。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