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财政部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全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基金支出增长率持续高于收入增长率,剔除财政补贴收入,2015年和2016年全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基金当期缺口分别为1996和3375亿元。从全国层面而言,江苏省基金滚存结余虽然较为乐观,但差异化逐渐凸显,部分地区已经出现基金缺口。
随着我国第二次新生儿出生高峰期(1962至1977年)群体将在未来20年陆续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特别是未来5年将处于人口老龄化加剧的上升期,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基金运行将面临严峻考验。在以上的双重背景下,预测评估J市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基金未来运行风险,并加强对风险的防范和管控,对于保障基金平稳运行、实现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J市基金运行情况及预测
近年来,J市采取推进参保扩面、强化基金监管等一系列措施,取得了积极成效,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基金滚存结余相对充盈,总体运行平稳,具有较强的备付能力。截至2017年末,J市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实际参保缴费人数89200人,退休人数37869人,赡养比为2.36:1,全年基金收入支出比为1.37:1,基金当期结余可备付5个月,滚存结余可备付34个月。在现有产业结构、企业规模和经济社会平均发展态势下,综合考虑企业在职人员净增、缴费基数调整、退休人员增减变化、养老金待遇调整等因素,预计到2018年末,J市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赡养比为2.1:1,基金收入支出比降至0.81:1,基金当期出现缺口,滚存结余备付能力减至28个月。到2022年末,J市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赡养比将降低至1.42:1,基金收入支出比继续降低至0.71:1,滚存结余备付能力将从2017年的34个月减少至5个月,2018至2022年基金年均缺口增长率达到30%以上。不难看出,J市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虽然目前运行平稳,但未来5年的当期缺口风险逐步扩大,基金滚存结余将被逐步蚕食,基金运行存在一定风险,财政资金补助将面临较大压力。
风险产生的原因分析
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基金运行的结构组成来看,基金运行面临风险主要是来自两个方面。
1.基金收入流失。根据预测数据,虽然未来5年J市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基金当期收入持续增长,但预计增幅依然远低于基金平稳运行所需要达到的幅度。
从宏观政策层面看,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继续阶段性企业“五险一金”缴费比例。2016年5月开始,J市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由20%降低至19%,2016年-2018年两年间基金收入减少约3100万元。从实际操作层面看,根据近年统计年鉴,不考虑国有和集体单位,J市城镇非私营单位劳动报酬基本维持在历年最低缴费基数的1.7至1.9倍左右,而企业为降低经营成本,往往会按最低标准申报缴费基数,进而导致基金收入相对降低。从城市定位层面看,J市地处上海、杭州、南京、苏州等城市中间地带,长久以来都属于劳动力输出的角色,造成大量适龄参保人员外流。据统计,近两年,办理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关系转出业务人数超过2000人,其中20至55岁适龄参保人数占比达到94%。2.基金支出增加。养老保险基金支出压力的持续增大,一方面来自于养老金待遇的持续增长,自2005年至2018年我国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连续十四连涨,未来基金支出的持续增加将成为必然。另一方面来自于退休群体持续扩大。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J市城镇职工养老保险退休人数逐年增多,而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医疗技术的更新,人均预期寿命更长。据近几年统计年鉴数据显示,J市人口死亡率持续降低,使得享受养老金待遇的群体越来越大,J市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赡养比不断下降,进而增加了基金收支平衡的风险。
对策与建议
综上所述,必须充分认识到未来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基金运行所面临的严峻形势,进一步加强风险管控意识,多措并举,不断提升风险抵御能力。
1.立足全民参保计划,实现参保全覆盖。立足本地实际,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不断扩大参保覆盖面;强化基金征缴,确保基金足额征缴,保持基金收入持续增长态势;加大内控管理和基金监管力度,完善基金支出闭环管理机制,严防基金流失风险。
2.基金保值增值运作,健全财政资金补助机制。严格按照法律制度要求,以协议管理的形式,在保证养老金支付能力和风险可控的前提下,进行基金保值增值运作,提升结余基金的收益水平;精准测算,科学预算,根据基金当期缺口情况,每年安排一定数额的财政资金注入基金总盘,提升基金备付能力,做到未雨绸缪。
3.建立完善多支柱养老模式。以现有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作为第一支柱,发展巩固企业年金制度形成第二支柱,通过政策扶持增强个人参加商业保险意愿壮大第三支柱,形成有效补充,逐步实现多渠道、多层次的养老保障体系。此外,建立养老保险中央调剂基金制度,对各省份养老保险基金进行适度调剂,将是从全局和长远角度加强抵御风险能力的重要举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