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精神和国务院部署,立足非首都功能疏解,着眼北京“一核”功能和区域优势,2015年,北京与天津、河北在养老领域加强合作,本着统一规划、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合作宗旨,经过多次交流座谈、友好协商,在民政部的指导下,三地民政部门制定了《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试点示范工作方案》和《共同推动京津冀民政事业协同发展合作框架协议》,2016年制定《京津冀养老工作协同发展合作协议》和《京津冀养老服务协同发展试点方案》,加快推进三地民政事业协同发展合作框架协议内容的落地实施。经过一年半,试点方案顺利实施,取得了较好成效,试点机构收住京籍老年人享受北京养老机构运营补贴、购买服务等六项扶持政策。截至目前,天津市武清区养老护理中心和河北省三河市燕达国际健康城两个试点机构共享受运营资助500余万元。今年9月,试点机构由3家扩展为9家,各试点机构积极做好试点政策承接工作,收住了2000多位北京老人。
2017年12月,在总结试点经验基础上,北京市民政局、天津市民政局、河北省民政厅、内蒙古自治区民政厅联合印发了《京津冀区域养老服务协同发展实施方案》,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的老年人。《方案》中京津冀区域包括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行政区全域及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乌兰察布市两个地级市区域。本着“创新服务、稳步实施、合力推进、政策跟着老人走”的原则,明确了六方面扶持政策:一是“政策跟着老人走”的范围扩大到协同发展区域内所有养老机构,协同发展区域收住老年人的养老机构,除享受机构所在地各级民政部门对非营利性养老机构的床位运营补贴政策外,还叠加享受老年人户籍所在省和地市(区)级的床位运营补贴政策。二是承接政府购买养老服务项目。地市(区)级民政部门通过购买服务方式选定养老机构并与其签订政府购买服务协议。联合协调、合力解决北京市养老助残卡或“民政一卡通”跨省使用的技术环节。收住京籍老年人的养老机构将床位运营数据录入北京市社会福利综合管理平台系统,接受当地及老人户籍所属的北京区级民政部门的随机抽查。北京市指定“安悦民生”网站作为北京市养老机构公共服务门户网站,凡经过北京市民政部门设立许可的正规养老机构均在此网站对外发布。三是金融服务扶持。养老机构的建设和发展纳入金融支持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政策范畴,以养老产业发展引导基金和支持养老机构的投资企业发行企业债券等多种形式进行建设扶持和产业支持。四是医养结合扶持。由省级民政部门协调相关部门跟进业务指导,做好协同区域异地医保报销政策的对接落实,有针对性地引导北京市市属医院和协同发展区域养老机构中的医疗服务单位开展合作和交流。五是人才培养扶持。鼓励支持协同区域内的养老机构围绕养老护理和服务人才,建立供应基地、探索市场化流动模式、搭建管理和服务信息平台,形成品牌或连锁经营的机构。六是养老机构服务入住老年人的配套举措。鼓励养老机构结合自身特色和具体情况,对接收入住的京籍老年人从通讯、交通、康复等服务方面给予更多更大的优惠和优待。入住机构的京籍老年人每人每月将获得不少于100元的交通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