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养老金融 > 其他
中国的以房养老该怎么做?
作者:   来源: 搜狐  2018-08-17

  上周,中国银保监会印发了《中国银保监会关于扩大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开展范围的通知》,将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从此前的试点扩大到全国范围开展。对此,昱言养老就以房养老的概念、试点情况等内容进行了总结。开始向全国推广的“以房养老”真的能解决养老问题吗?以房养老本来是养老的有益补充,但是在我国却频频遇冷,老百姓、银行、保险公司对这项新物业都不怎么热衷,参与度很低。那么,中国的以房养老到底该怎么做?下面我们以问答的形式了解一下。
  按照官方的介绍,以一套100万房子为例,老人将这套房子给了银行,每个月可以领取2514元。假设老人今年60岁,预期寿命86岁,每年领取的钱不过3万元,直到86岁,仅仅领取了78万元,房子也被银行收走。这明显是一个不划算的生意。所以以房养老推出以来,真正响应的人并不多。那么,国外是否有成功的以房养老案例?以房养老先进和成功的经验是怎么样的呢?
  以房养老体系运作成熟的代表是美国。据统计,自1989年实施以来,截止到2010年5月,参与者有49万人。根据15个联邦政府机构联合编制的最新报告《老年美国人2012》(Older Americans 2012)的统计,2010年时,年满65岁的美国人有4000万。由此可见,“以房养老”参与者在符合逆序住房抵押贷款对象中,占比为1%。因为美国有比较完备的社会安全保障体系和退休账户存款等方式,只有当社保退休金及退休账户的钱不足以维持生活需要时,以房养老才变成一种可以考虑的选择。
  以房养老或是卖了房子买养老保险,老人尤其是孤寡老人怎么做才能维护自己的最大利益?
  第一,卖房子是一次性行为,老人拿到钱后可以随意支配,其中包括购买养老保险。如果老人名下有2套以上住房,卖房子可以作为养老的一种选择。如果名下仅有一套住房,且经济条件不是太理想,以房养老则是一种较为合理的养老方式,老人既可以住在自己的房子里老去,又可以每月领取保险公司发放的一定数额费用,一直到身故。加上自己的退休工资,两者合计就使得老人的月收入比较宽松,除了满足日常生活外,还可以用来休闲娱乐外出旅游等,度过一个丰富多彩的晚年生活。
  第二,对老人利益的维护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
  做好养老规划。对自己的资产进行全面梳理,对未来的的养老生活有个明确的预期,对卖房还是以房养老进行详细比较之后,再进行专业的规划和安排。必要时可以请专业人士进行咨询或者服务。美国打算以房养老的人在申请之前,必须参加一个由联邦房屋管理机构批准的咨询课程,由注册批准的咨询师解释反向房贷的运行方式、金融与税务陷阱、支付途径和产生的费用等,显然这个咨询是为了保护消费者。国内目前还没有国家注册的咨询师,但像昱言养老这样的平台服务商,可以给老人们提供以房养老的相关咨询服务。好好照顾自己的身体。多活几年,是对自己利益的最大保障。
  很多人打着以房养老的幌子骗老人的房子,全国已经有很多类似案例,如何避免这些危险?
  首先老人一定要擦亮眼睛,这是一款保险产品,只有正规的保险公司才可以开展业务。目前,并不是所有的保险公司都开展了此项业务,只有幸福人寿等可以办理。
  其次,不轻信任何个人或者公司的介绍,非保险公司没有资格办理以房养老业务。尤其是有高额投资回报的产品更是不能相信。对自己居住的房屋价值做些研究,比如跟小区附近的中介机构做个了解,以便对房屋评估值有个初步的认识。房子反向抵押,以房养老也是缓解社会养老压力的重要创新办法之一,但现行的以房养老规则并没有让大多数人参与其中。那么,该做出哪些改变?以房养老该如何设计,更能收到大家欢迎?如何才能让这种反向抵押,成为老百姓、保险、银行甚至个人投资者各方面都“多赢”的方式呢?
  第一,截止到2017年,中国超过60岁以上的老年人2.4亿,人口基数大,未富先老未备先老是咱们国家的基本国情,面对日益严重的养老负担,以房养老是大势所趋,老百姓尤其是对仅有一套住房且条件不宽裕的家庭来讲,以房养老是有效可行的路径之一。靠谁养老也不如靠自己,这也是已经以房养老人群的共同心声。
  第二,政府要明确并完善相关政策法规,让以房养老有法可依,共同保护百姓、保险公司等各方的利益,确保其合法性和可持续性。
  第三,认真总结试点经验,加强与相关部委的沟通协调,推动完善配套政策,探索业务经营规律,逐步建立规范有序的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市场,鼓励更多保险公司参与,扩大和优化保险产品供给,积极制定适合百姓、手续简便、免除百姓后顾之忧的多元化产品,让老年人有更多的选择权利,也让更多的老年人受益。同时积极做好市场监管工作。
  第四,做好房地产市场的综合研判,建立较为稳定的房屋价格预期。以房养老试行几年以来不成功的关键问题之一即是房屋价格的不确定性,老百姓认为肯定涨,而保险公司觉得房价可能已经进入下行通道。
  第五,做好保险及金融机构的市场风险防范,建议对开展业务的公司进行税收优惠,包括再保险机制的建立等,解决供给方的后顾之忧。
  第六,加大社会宣传和引导力度,正确引导老人合理消费。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