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熹微,微风习习。“舒馨”人新的一天就开始了。无论是严寒酷暑,还是风雨交加,只要老人有需求,“舒馨”人都以最快的速度到老人家中提供服务。
随着老年人口的持续增长,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养老已经成为当下不可回避的社会问题。为了让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更幸福,西宁市积极探索创新居家养老服务模式。于是,通过城东区民政局的公开招标,青海舒馨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应运而生,为城东区周家泉社区、康乐社区、乐家湾镇的430名困难低保老人、五保老人和八十岁以上的高龄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
宋志远和王爱英是周家泉社区的一对老年夫妻,都已经年过八旬。两位老人都患有高血压,老奶奶因为神经压迫症而一条腿行动不便,像家里洗窗帘、擦玻璃做保洁等等家务活成了爷爷奶奶必不可少的服务需求。每次中心的工作人员上门给老人免费测量血压和实地回访小组探视老人询问服务质量时,爷爷奶奶都能如数家珍般地把政府购买服务凭条一张张拿出来,告诉工作人员,上上次小王来了,上次一个秦师傅来了,这次一个李师傅来了,你们中心的人可好了。虽说是一个小小的举动,但是老人们很感激,和员工们相处得很和谐。
孙云兰老人是乐家湾镇水电四局小区的一位困难老人,儿子常年在外地打工。老人双腿两次骨折,行动不便,和上初中的小孙女一起靠低保金生活。老人的情况牵动了服务中心李师傅的心,当李师傅第一次去给老人做服务的时候,是老人第一次骨折住院刚出院,因为行动不便,开门等了好长时间。从此以后,老人家里洗床单被罩,洗洗涮涮,维修水电路的活儿李师傅全包了,只要李师傅去水电四局小区都会去老人家看看,为老人排忧解难,孙云兰老人好几次紧紧地拉着李师傅的手说:“你真是比我儿子还亲啊!”
张小岑是中心聘请来的退休员工,对周家泉社区老人情况比较熟悉,是驻点在社区的网格员。这个爷爷血压不好,这个奶奶心脏不好,这家是独居老人等等这些细碎的事情都装在张小岑的心里。“有问题找小张”成了爷爷奶奶们的口头语,不论春夏秋冬,张小岑都会带着血压仪、入户登记簿、满意度调查表等穿梭在一个个小区。闫梅是周家泉社区德令哈路农付小区的一位85岁高龄老人,儿子下岗,女儿在外地,老伴去世,老人行动也不便。闫梅老人有啥需求都会找张小岑,有时候中午休息时间都会去给老人做顿饭。张小岑说:“我是党员,应该为老人多做点事!”
冶海车老人患有糖尿病,近几年来因白内障几近失明,丧偶,无儿无女,一直是由杨家巷居委会工作人员关心着老人的日常生活。现在其原租住住房合同到期,居委会为其在毛纺小区找到了新租所。随着年龄的增长,老人身体状况每况愈下,照顾自己都成问题更别提搬家了。中心了解到这个情况后,马上安排工作人员与其联系,并按照老人的要求进行了卫生清理,老人新租的家中一尘不染。老人激动地说,感谢党和政府出台的好政策,感谢“舒馨”人热情周到的服务。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青海舒馨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作为党的惠民政策的执行者和宣传者,用实际行动,走进了社区老人们的心坎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