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大学:晚年生活的一种新可能
作者:   来源: 平凉日报  2018-08-21

  8月14日上午10点,位于绿地广场的平凉市泓源老年大学古筝教室里,王惠玲聚精会神弹奏着练习曲,口中还念唱着曲谱,一段段优美动听的旋律响彻四周。隔壁乒乓球教室里,她的孙子正在跟着教练学打球。老少共学,怡然自得。在这所老年大学里,这样的爷孙、奶孙结伴学习,共度一段时光的组合不在少数。
 
  老年大学专注于老有所乐
 
  从华煤集团退休的王小霞在老年大学报了舞蹈、国标两个班,她还为丈夫报了太极拳。俩人打算一起学习共度一个快乐晚年。
  “退休后闲着没事干,本来想报舞蹈课,后来在免费体验时发现国标是一项既锻炼身体又能提升自身气质的体育项目,教练也很负责任,就报了舞蹈和国标两个班。”当前国家提倡老年人要老有所乐、老有所学,王小霞的乐在于重新拾起了年轻时的兴趣爱好,实现了曾经的梦想。梦想,每个人都有。为王小霞和王慧玲圆梦的是李雪峰。
  作为这所老年大学的校长,李雪峰的初衷是打造一座集养老、日间照料、普通护理、住宿、休闲娱乐等为一体的老年社区。“父亲退休后每天只是打打牌下下棋,再没有其他的娱乐项目,也没有什么可以去的休闲场所。我就想可能所有老年人都面临着如何拥有一个高质量的晚年生活这个问题。”最长情的告白是陪伴。在李雪峰看来,即便儿女不能常伴在老人身边,有一些同龄人能够围绕在旁,一起娱乐一起谈心,让他们不再寂寞孤单也是好事。于是,打造一个衣食住行、医养结合、富有内涵的老年社区的想法应运而生。
 
  精神养老物质养老两不误
 
  2017年,李雪峰四处筹资580万元,首先在家乡静宁县建成了一所占地800平方米的老年大学。自此,静宁的老年人有了休闲娱乐的去处。
  老年大学成立后,老人们反响良好,看到大家开心的样子,李雪峰心里感慨万千,产生了一个更远大的梦想。“现在人们的经济收入都提高了,大多数老人基本满足了物质养老的需求,但是因为没有休闲娱乐的场所,又缺乏儿女的陪伴,很多人内心寂寞、精神空虚,老人们辛苦了一辈子,也该享享清福了。”她希望更多的老人能在晚年享受到精神养老和文化养老带来的愉悦。
  2018年元旦前后,李雪峰辗转平凉,投资了260万元,又打造了一个1600平方米的老年乐园,目的在于让平凉的老年人们能在这一方天地乐享晚年。开班伊始,她推出了为期一个月的免费体验活动,正好迎合了老人们对精神和文化生活的渴望,报名人数非常多。可是,免费课程结束后,一部分老人选择了退出。李雪峰能理解大家的行为,她告诉记者,必须得慢慢培育市场,教化、引导人们转变观念。“国家提倡精神养老、文化养老,这是大势所趋,哪怕当前垫资我也愿意为老人们搭建这个平台。”信心和希望,在这个曾经经历过下岗的女人身上,从来不曾缺少。
  
  千人旗袍秀展示女性之美
 
  7月29日下午6点,一场声势浩大、规模空前的旗袍展演活动,一时间让平凉绿地广场内人头攒动,现场的拍照声、感叹声不绝于耳。“讴歌新时代共圆中国梦”平凉绿地广场商圈党建联盟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群众广场文化活动,是平凉市泓源老年大学开办两个月以来,举办的首场大型活动。1300名平凉女性身着中式旗袍、手持纸伞或者彩扇,宛若仙子,翩若惊鸿。
  打扮起来没有丑女人,平凉女性只是缺少展示的机会。这是这场活动带给人们的直观感受。
  身为女性的李雪峰,一直比较关注女性的发展和命运。下岗后靠职业培训起步的她,曾在静宁先后为8000多名下岗女职工免费提供了技术培训,让女性们通过技能收获物质财富的同时,变得更加阳光、坚强、独立和自信。同时,她还从全国各地请来礼仪讲师,为平凡的家乡姐妹传授传统礼仪之道,打造魅力女性,一大批失业妇女不但走上了再就业之路,还找回了对生活的希望和信心。
  “女性这个角色总是承担着更多,看得见看不见的,她们辛苦了一辈子,为了家庭和社会,奉献了很多也错过放弃了很多,谁不想拥有才艺、谁不想永远美丽?”千人旗袍秀仿佛让那些不再年轻的中老年妇女回归了青春,重现了魅力,也让李雪峰更加坚定了执着于养老行业的信心。“在这里,我实现了年轻时的梦想,接触了以前想学但没有时间学的舞蹈和钢琴,过的很充实也很快乐。”刚练完一段舞蹈基本功的魏会霞笑着告诉记者。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