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养老产业蓝皮书"发布:为老率低 4类服务占比仅一成
作者:   来源: 京燕网  2018-09-14

   《北京养老产业蓝皮书·北京居家养老发展报告》9月4日发布。报告称,本市居家养老服务供需不匹配,形式单一;提供养老服务的企业规模小,发展过度依赖政府,开拓市场的能力弱。报告认为,本市居家养老可持续性发展模式依然没有建立。
  在全市130万家企业中,养老企业只有1500家;在全市1.1万家社会组织中,专业养老服务社会组织只有500家。而且,这些机构整体规模偏小,主业不突出。从事居家养老服务的企业依然处于“小散乱”的状态。
  据介绍,本市共有为老服务商1.5万家,也就是说,老年人到这1.5万家企业消费可以使用养老助残卡。这些服务单位的类型分别是社区便利店、餐饮、百货购物、医药医疗、幸福彩虹驿站、家政服务、文化娱乐、养老机构、日间照料等。不过,后四项服务类型单位仅占14%左右,大多数为老服务商并未提供专业化居家养老服务,为老率低。
  此外,在提供上门居家养老的专业服务中,一些服务的收费标准达到每小时200元到300元,显然不是一般收入群体能够负担的。需要指出的是,一些针对失能、特困等特殊老年人群制定的社会福利政策审核条件太严,致使很多有需求的老人无法享受相应福利,进而限制了市场需求。
  报告认为,居家养老的服务定位主要是在家中居住的老年人。这些人多为中低收入群体,因此在产品开发和服务内容上,服务商不应把“最先进”作为标杆,而应将“最适宜”作为主要标准。但目前,居家养老的设施建设多追求硬件过硬,而忽略了软件充实,这种做法抬高了消费门槛,降低了对市民的吸引力。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