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南县地处鲁东南鲁苏交界处,总面积1388平方公里,辖12个镇街和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239个行政村(社区),86万人口,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口16.86万,占总人口的19.6%,近年来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给老年人家庭和社会带来越来越大的压力,广大老年人抗风险的能力亟待提高。自2008年底全省启动实施银龄安康工程以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工作要求,各级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通力协作,精心组织实施好这项惠老工程、民生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2017年底,全县银龄安康保险累计承保人次达57万人次,老年人参保率达到66.95%,保费总额1307.64万元,共理赔3940人次,理赔金额816.1万元,为出险老年人家庭提供了有力保障。在9月20日召开的全省实施“银龄安康工程”十周年经验交流会上,莒南县老龄办、中国人寿莒南县支公司被省老龄办、中国人寿山东省分公司联合表扬命名为山东省实施“银龄安康工程”十周年县级突出贡献单位,莒南县老龄办作会议交流发言,十字路街道温泉社区居委会被表扬为突出贡献基层组织。工作中,重点抓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组织领导,确保银龄安康工程顺利实施。银龄安康工程作为山东省首创、针对广大老年人这一特殊弱势群体的惠老险种,更多体现的是政府倡导和公益性,体现了各级党委、政府对广大老年人的关心、关爱。县委、县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在工程启动之初,就成立了由分管县领导任组长,县老龄委各成员单位、各镇街分管负责人任成员的银龄安康工程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老龄办,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听取工作汇报,研判形势,部署工作,每年都以县政府文件出台实施方案,下达任务指标,召开高规格、大规模的动员会议,有力推动了银龄安康工程顺利实施。各镇街、村居也都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班子,明确专人负责,层层分解任务指标,搞好宣传引导,加大工作力度,狠抓工作落实。2012年,县委、县政府将银龄安康工程纳入对各镇街年度科学发展观综合考核,分值10分,极大地调动了各镇街工作的积极性,有力地推动了工作开展。投保额从2009年启动之初的10.7万元逐年快速增长,2017年投保额达347.3万元,9年翻了5番。
(二)强化宣传引导,营造全社会人人知晓、关心、参与银龄安康工程的浓厚氛围。实施银龄安康工程,搞好宣传引导做到家喻户晓、引导广大老年人及亲属树立保险理念至关重要。工作中,全县各级各有关部门采取电视、广播、宣传栏、明白纸、农村大喇叭、微信群、朋友圈等各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使全社会充分认识实施银龄安康工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了解银龄安康工程主要内容和给广大老年人带来的实惠及安全保障,懂得办理和赔付程序,大力倡导“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每天一毛钱,安全保一年;最多保一百,保额十万一”的保险理念。把基层作为宣传银龄安康工程的一线阵地,发挥县乡村三级老龄组织在宣传动员、上门服务等方面的优势,深入到广场、集市、社区、村居,将工作做到田边地头、桌边床头,走到老年人家中,说到老年人心里,确保不漏村、不漏户、不漏人,进一步激发每一位老年人的参保热情,使参保、续保成为自觉自愿的行动。在今年8月中旬召开的全县2018年度银龄安康工程动员会议上,播放了省、市银龄安康工程宣传片,效果非常好,现场就有县直单位与会人员扫县人寿公司微信销售专用二维码,为父母购买银龄安康保险。
(三)多措并举、强力推进,努力实现银龄安康工程增幅扩面。逐步扩大老年人参保覆盖率,让更多的老年人获得安康保障,既是银龄安康工程政策设计的出发点,也是各级各有关部门做好这项工作的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一是多方争取资金。工程启动之初,为调动广大老年人的投保积极性,按照省、市统一部署,为部分老年人赠送银龄安康保险,同时积极向县领导汇报、争取资金支持。2011年,县政府研究决定县财政为每位参保老年人补贴5元,有效发挥了资金的引领作用,极大调动了老年人参保的积极性,当年就实现投保额比上年翻了一番半。各镇街、村居也都根据镇、村财力状况,对参保老年人予以适当补助。2017年,积极争取中央彩票公益金项目17万元,为全县1.32万名贫困老年人购买了银龄安康保险。目前,我县已形成个人购买为主,政府补贴、集体出资、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赞助为辅的良性投保机制。二是补齐县直短板。针对农村老年人社会保障标准较低的实际,多年来银龄安康工作的重点一直放在农村,县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前些年基本没有破题,而实际上通过调查和宣传发现,广大城区老年人对银龄安康保险既有主观需求,更有财力保障。为此,从去年开始,切实加大了县直单位扩面力度,通过召开会议、广泛宣传、上门服务等方式,持续推进县直单位增幅扩面,今年力争全县老年人参保率达到85%,之后逐年增加,确保到2020年实现适龄老年人参保全覆盖。三是加强督导和调度。每年全县的动员会议之后,领导小组办公室都及时跟进,县里成立督导组,通过到各镇街现场督导、调度,召开调度会议、定期通报等方式,切实加大工作力度,推动工作有力有序开展。
(四)密切配合、通力协作,推动银龄安康工程持续健康发展。银龄安康工程涉及千家万户,事关广大老年人福祉,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各级各有关部门齐抓共管、通力协作。工作中,各级老龄组织与县人寿保险公司建立了良好的沟通、协调、推进工作机制,明确职责分工,发挥各自优势,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县人寿公司按照“人性化、便捷化”的服务要求,健全五项制度,会同各级老龄组织搞好服务,把银龄安康工程真正打造成为“群众满意、社会赞扬、政府放心”的惠老工程、民心工程。一是建立快速承保绿色通道,力争以最快速度生效、最快保障到位,防止续保出现空隙情况。二是实行固定车辆固定服务制度,即时提供理赔勘察和跟进服务。三是实行限时理赔制度,手续齐全的理赔案件,确保在3-5天内办理完毕。四是实行专人协助办理银龄安康理赔案件,县人寿公司团体部办公室专人受理,避免报案人在客服大厅取号排队,也可通过服务电话95519报案理赔、银龄安康微信工作群报案服务。各乡镇网点专职内勤人员同样接收银龄安康案件,及时提供便捷快速高效规范的服务。五是实行定期回访制度,每一个案件结束后,客服人员提供专门电话告知服务。截至到2017年底,全县共出险3940例,赔付金额达816.1万元,人寿保险公司及时的赔付给老年人自身和家庭带来了有力保障,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使这项工程真正成为惠及广大老年人和千家万户的德政工程、民生工程、爱心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