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由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举办的“《广州蓝皮书:广州社会发展报告(2018)》”发布会在广州举行。蓝皮书分析了1990-2015年广州市人口发展的数据,预测了广州2040年前的人口发展趋势。蓝皮书认为,2015年是“人口红利”转折点,中国老龄化社会正在形成,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广州的“老少比”由2000年的37.13%扩大至2010年的60.86%,整体社会呈老龄化趋势。在2040年前,这一趋势只会加速不会减缓。
根据蓝皮书所建立的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数据预示,自2025年起,广州人口死亡率将快速攀升,2030-2040年的人口死亡率将达到现在的两倍左右。人口死亡率的变化表明了人口老龄化的速度,这一数据说明目前广州的老龄化社会的形成正在加速,到2030年老龄化的程度将在现有程度上增长一倍左右。蓝皮书指出,过去20年,低生育率已使广州年轻人口减少了30%。更为严峻的是,到2040年,这些新生人口正是劳动力供应的主力,这意味着即使通过生育制度增加生育率,也无法减缓2040年前全国劳动力供应减少的趋势。
蓝皮书认为,未来城市人口数量和结构大转变,关系到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经济与社会的爬坡过坎。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数据预示:广州常住人口的变化主要取决于人口的净迁入,对广州2040年内人口规模影响最大的两个因素之一为教育为代表的公共服务。到2040年,“高教育支出方案”比“低教育支出方案”的人口规模多36.5%;“低房价方案”比“高房价方案”的多15.6%。城市之间的人口竞争同样通过城市品质的竞争反馈出来。如果想要打赢未来城市人口争夺战,公共服务和城市生活品质将是重要切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