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香二村建于1989年,地处三香路,属于典型的苏式老新村,居住人群也以老年朋友为主,整个社区住有3200多人,其中有1032位60岁以上老人,80岁以上老人465人,在老龄化日益严重的今天,老新村的功能显得弱化不足,以彩香二村44幢为例,一个楼道有12户住户,44幢其中一个单元就有7户老年人,超楼道住户的半数,平均年龄均超80岁,部分老年人爬楼困难,86岁的马阿婆介绍,她在彩香二村住了20多年,她家住5楼,最近几年,身体不如以前,有时才爬到二楼,就上气不接下气,感觉特别累。
苏州市金阊街道采香花园社区在前期充分论证和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为方便社区老年人,基于为上下楼的老人们提供短暂休息的出发点,缓解老年居民爬楼困难的问题,社区在不妨碍居民上下楼行走的情况下,在试点楼道的三楼半,分别安置了3张长60公分,宽20公分的彩虹椅,在彩虹椅上,还写上了一些日常的便民服务电话,如急救、火警、水电气热线等,随时随地服务老百姓的生活。
家住彩香二村44幢6楼的王秀英阿婆,特别有感触,80多岁她每天仍旧忙忙碌碌,其独子是一位重度肢体残疾人,今年独子53岁,小时候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让王阿姨的独子记忆停留在了7岁,四肢没有行动能力,大小便失禁,还伴有多发性癫痫及纤维肿瘤。在照顾儿子40多年的时间里,每天事情虽多但也很有条理,早上6点把尿把便、天刚蒙蒙亮去菜场买母子俩人一天的口粮、蔬菜,回到家烧好粥喂儿子吃早饭,吃药。每天上午给儿子开展肢体运动,所谓的“肢体运动”就是王秀英抬动儿子的手、脚,做康复训练,这样的训练一般要持续两个小时,可谓是每天的一项“大工程”!也是极度耗时耗力的活儿,所以下午的时间母子俩个人用来休养生息。用王秀英的话说:“每天多让儿子动动,伸展下筋骨,儿子身体恶化的可能性就少一点。这是我这个妈妈最能够为他做的事情!”可以想象日复一日的操劳都写在了王秀英的脸上,虽然辛苦但是她苦的开心,苦的心甘情愿。荣开生的语言功能近乎为零,看到母亲为他辛苦伸展筋骨的时候偶尔会含糊说出两个字:“姆妈,辛苦……” 每当这时,这个快80多岁的老人脸上是一脸的从容和幸福。
现在王阿婆身体状况也大不如前,高血压、心脏病、静脉曲张,腰间盘突出,一些老年人普遍有的毛病,王阿婆都有,这样的身体应付每天的买菜出行爬楼感觉特别吃力,在这几年里大大小小晕厥过3次,楼上楼下邻居帮忙才不致于酿成大祸,现在社区在王阿婆的楼道安装了彩虹爱心椅,王阿婆第一时间体验了一把,坐在椅子上的王阿婆伸伸腿,舒展舒展筋骨,她笑得特别的开心:“以后爬楼就不怕犯晕了,拎着菜坐在彩虹椅上歇歇脚,社区想得真周到!”
社区的楼道暖心椅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广大居民的一致好评!另外社区还在示范楼道的1楼设置了便民服务箱,箱内配置了:清凉油、创可贴、酒精消毒片,烫伤膏等常备物品,老年人发生短暂的头晕、脑胀、晕厥等情况时,在太阳穴等处涂抹清凉油就可以缓解头晕,提神醒脑,特别方便。
彩香二村网格片综合管理站主任钱亚敏说,在中层楼道设置爱心彩虹椅,1楼加装便民服务箱这样的适老化改造满足了社区老年朋友的日常生活,让更多的老人住的舒心,过的开心是我们的追求,后期将会继续对此项目进行跟踪及需求调研,用细心、耐心、用心的绣花精神做好为民服务的每一平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