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组织老龄人才,倾心奉献社会
作者:   来源: 山西新闻网  2018-10-30

  今年64岁的杜增生,虽已到了退休年龄,但闲不住的他,总想把平生所学的果树技术推广出去,更好地为社会发挥余热,奉献余生。
  1954年,杜增生出生在吕梁市离石区吴城镇的穷山沟里,读完高中,就去北京空军某部队服了四年兵役。四年的部队生活练就了他胆大心细、沉着冷静、敢作敢为、勇于担当的性格。在将要提拔之际他却毅然离开部队回到老家参加高考,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吕梁农校,从此与果树技术结下了不解之缘。他辗转于乡镇书记、防疫站站长、农牧局局长等职务,因工作原因,口直心快的他骂了好多人,但当他要离开时,人们却是那么不舍。是他让最穷的乡镇翻了身,是他让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是他让人们的工作热情一度高涨……
  52岁时,杜增生退出了领导岗位。他觉得党把他从一个穷孩子,培养成任职20多年的中层领导干部,退下来不应碌碌无为虚度年华,而应趁着年富力强尽到自己应尽的职责。2007年9月,隶属于吕梁市离石区老龄人才资源开发协会的吕梁市离石区核桃专业技术协会成立,杜增生任会长。从那以后,全区12个乡镇街道办,193个行政村,常常有个大家熟悉的身影在奔波,在他的组织下,田间地头多了不少为果农排忧解难的果树技术员。
 
  真调研抓服务促发展
 
  随着农村撤校并村,青壮年劳动力急骤向城市转移,2006年底,离石区农村人口108929人,到2017年只剩51286人,90%以上的山村只有60岁以上的老年人务农。农村出现了有房无人住,有地无人种,有路无人走,有树无人管的“空壳村”现象。
  离石区核桃专业技术协会经过认真调研后,面对60岁老龄人致富无门路,十几万亩核桃无人管的现状,果断地对原协会进行换届“换血”,将百余名会员全部换为60岁以上65岁以下核桃种植大户和核桃树管理能手,改变了过去协会内行政领导多、专业人员少,工作中说话的人多、办事的人少的“两多两少”现象,以及协会与种植大户严重脱节的状况,实现了协会成员密切和核桃生产技术无缝对接。
  杜增生个人出资,为百余名会员统一发放工作衣帽鞋,统一配发了修剪工具,立即在信义镇永红村千亩园区、田家会街道办前马家村郭昌辉的300亩园区、上楼桥村的千亩园区、红眼川乡的万亩园区内,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秋冬管理修剪,共修剪核桃树6万株,带动500余户农户参与学习技术,为农村培养了500余名“永不走”的技术员。离石区核桃专业技术协会真正成为了有战斗力、有说服力、有影响力、有劳动力的民间社团组织。
 
  矢志提升产业化水平
 
  离石区核桃存在着种植面积大,树龄老小参差不齐、品种混乱、管理水平低下、产量低而不稳的问题。协会着力于苦练内功,滚动发展,培养出了5000名娴熟的专业技术人员,使种植核桃大户户均有一名核桃树管理技术明白人。经过5年狠抓管理使核桃树每年株产鲜果20公斤,到2017年全区产鲜果2亿斤,干果6000万斤,年收入6亿元,农民人均收入6000元。为实现这一目标,从春天开始协会就积极招商引资,上马了1-3个核桃及其产品精深加工基地,形成了基地连农户的新型产业化格局,使核桃生产成为了离石经济转型发展,农民稳定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必由之路。
 
  意气风发继续前行
 
  2017年10月28日,吕梁市经济林协会成立,杜增生任会长。工作一年来,他参与了吕梁市政府组织的全省、全国性的吕梁红枣发展研讨会,2018年秋参与了全市名、特、优功能食品展销暨首届农民丰收节,并主办了沿黄四县鲜枣品鉴展销会……
  问及将来的工作规划,他三句话不离本行:“下一年,我们的工作主要着力于红枣防裂果技术的推广;枣疯病防治技术的推广;枣树病虫害联防联治;核桃树丰产示范园的建设及红枣、核桃、沙棘联盟的成立和有效活动,为吕梁红枣、核桃、沙棘等产品走出吕梁,走向全国,打入国际市场做贡献。”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