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市老年大学关工委成立以来,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的一系列指示精神,坚持围绕中心大局,整合资源优势,主动担当作为,全力推进老干部工作、老年大学工作、关工委工作融合发展和互促共赢,得到全省 “老年大学办学理念与实践研究”座谈会与会专家的充分肯定。
创新融合,集聚合力。工作中,他们做到了 “三个坚持”:一是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教育引导广大大学学员特别是党员学员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发挥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威望优势,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好声音;二是坚持“三位一体”融合发展。实行高密市委老干部局、高密市老年大学、高密市关工委合署办公,坚持老干部工作、老年大学工作、关工委工作同规划、同部署、同调度、同考核、同表彰。保证了老年大学关工委工作有人抓,有经费保障,有工作成效;三是坚持资源共享。本着“自觉自愿、量力而行,场所共建,人员共享”原则,积极动员引导老年大学学员参与五老志愿者队伍,同时,在五老志愿者组织中设立大学教学点,有组织地开展党的理论、专业技能等知识培训,提高五老参与关心下一代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在有条件的老年大学分校、教学点同步建设 “四点半学校”,使老年学员就地就近学习活动,开展关爱工作。
突出特色,搭建平台。他们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努力打造关爱工作特色品牌。一是健全组织,完善网络。依托市老年大学1+N+X教学网络,按照“分类指导、重点突破、特色明显”的原则,建立中心校、分校及教学点三级老年大学关工委组织。选优配强了老年大学关工委领导班子;同时,在各镇街区、社区的老年大学以及书法家协会、美术家协会等社团组织成立关工委组织,逐步构建起上下联动、特色鲜明的老年大学关心下一代工作网络。二是组建队伍,壮大力量。以各专业临时党支部为基础,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积极动员那些威信高、身体好、能力强、有热情的老年大学学员加入到关工委组织。对全市老年大学注册学员建立电子档案,完善了老年大学五老志愿者人才信息库,举行了高密市老年大学关工委成立暨五老志愿者聘任仪式,目前,登记在册的五老志愿者1000余人。三是搭建平台,关爱帮扶。积极引导、定期组织大学五老进社区、进社团、进学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目前,累计募集爱心资金2万余元,帮助36名家庭贫困学子顺利完成学业,受到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高密市老年大学关工委成立以来,先后开展党史国史教育、青少年法治教育、传统文化教育“文化艺术进课堂”“走进‘四点半学校’”“大手牵小手,老少共筑中国梦”等活动12场次,义务为青少年教授书法、绘画、舞蹈、音乐、传统文化等知识,受教育学生达8000余人次。
强化自身,提升水平。他们认识到,要想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的关心下一代工作,进一步提高自身能力和水平很重要。为此,他们一是落实老年大学关工委成员列席高密市关工委有关会议、参观调研、立项督查等制度。今年以来,共组织学员五老志愿者参与全市关工委会议及分片调度会、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座谈会等8场次;二是建立关爰团负责人年度述职评议制度。按照季度汇报、半年总结、年度述职的要求,及时了解各关爱团工作进度情况,发现、培养和宣传先进典型,并将成功的经验做法及时转化为推进工作的长效机制;三是加强同宣传、文化等主管部门和主流新闻媒体的沟通协调,多渠道、多层面搞好宣传工作,充分利用“尊老重干”微信平台、大学微信平台、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媒体,大力宣传先进典型、成功经验、主题活动和工作品牌,进一步扩大了老年大学关工委工作的对外知名度和影响力。